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说说宣德炉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8/11/8 文章来源:画中有话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当时,为了制造出最为精细绝美的铜炉,朱瞻基亲自督促,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都必须通过层层筛选,精心细致测量,确定方案铸成实物样品后,由朱瞻基亲自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由此可见宣德炉工艺和选材上面的精益求精,其艺术美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讲一下当时的大环境。我们知道,明朝的高层决策者,是一群经济弱智(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不过分),纵观整个明朝,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官方制定的合理的货币体制。从老朱时代开始,明朝效仿元朝发行纸币,就已经是一种典型的流氓行为,人家元朝发行纸币有准备金的好嘛!!!试想,明朝官方只负责纸币的发行,不负责回收(更别说调控了),发行数量毫无节制(没有对应的准备金属,加上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高层的弱智经济思维),发行当年,就已经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泛滥成灾,总的发行时间不超过二十年,就已经完败。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整个明朝都处于这样子的经济体制之下。从一开始,政府的流氓性经济思维就是毫无可操作性的,导致了官方货币得不到民间的认可——得不到民间认可,民间就会自然而然地自己寻找相对实用性的货币(直接约重量的白银)——当民间开始普遍接受并使用白银的时候,政府被迫无奈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政府被迫无奈接受事实之后,就证明了政府在货币市场的力量极小——政府在这一方面拥有的力量小,就没办法做宏观市场的调控——市场的失控,就会引起政府的防备——政府的防备,就只能是政治方针的介入——政治方针的介入,就会更加破坏经济市场。所以,整个明代的经济市场,就基本处于这样子的一个死循环里面,这当然不止是经济层面的原因,还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这种畸形的现象。如科举只考四书五经啦、老朱家厌恶压制商人啦等等原因不一而足,可以说,明代的经济,就是政治的牺牲品。

  在这样子的大前提下,明代早中期,受困于金属的稀缺性,导致货币政策偏离市场经济事实,得不到民众拥护,大大抑制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到明代中期,甚至出现了铜币所代表的价值还小于其本身价值的畸形市场!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一块官方价值一文的铜币,把它熔了,其市场价值竟超过一文!好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博大精深且与时俱进的,民间后来形成了自发性的以白银为货币的市场交换体制。可是我们中国又是不太产银的大国,以前中华大地的金属(金银铜)在元朝统治的期间又大批量地往中亚西亚而去,导致的就是整个中华大地,金属及其稀有珍贵!一直要到明晚期,随着日本炼银技术的进步(从中国学的),大航海时代美洲的银矿大发现(输送至中国交易),才算缓解了市场之急。

  我们都知道,在古董艺术品市场,有一个恒久不变的铁律,就是“物以稀为贵”,而回归到明朝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就能相对窥探出明朝铜制品为何那么珍贵的部分原因了。

  在民间,大户人家,也不乏出现把铜都熔了,做成佛像、香炉等艺术品的行为,因为在当时,铜这种金属,是几乎不会贬值而只会升值的。民间自发性地这种行为铸造的铜质艺术品,都已经十分稀少且价值高昂,宣德炉,作为官方铸造的铜器,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宣德炉,本来铸造的就不多,传世的,就更加稀少了,是以目前的市场价值非常昂贵。因此,后朝多有仿制。而仿制水平,尤推清早期官家仿制品。且不说真品宣德炉的天价,就算是后代官家仿制的宣德炉(是所谓老仿),也动则有过百万的市场价值,有利润,就有市场,是故,宣德炉的仿品如今充斥整个古玩市场,从近现代到现代,几乎是没有任何中断的时刻(可能除了打仗的时候吧)。今日,根据笔者自身一些浅见,分享些许宣德炉的鉴定方法。

  鉴定宣德炉:

  第一,宣德炉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反复提炼,愈炼愈纯,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所以说铜质非常精细,而仿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不了解其比例与烧制工艺,因此从铜质上能鉴别真伪。真品铜质均匀细腻,仿品铜质粗糙且不均匀。

  第二,真炉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而伪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真品包浆温润,宝气内蕴,长时间不变。伪品包浆枯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难看。

  第三,宣德炉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即“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字体规整,结构严谨;仿品亦有款识,不过基本字体僵硬呆板(刻意仿写)或随意草率。

  第四,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厚,呈黄中闪白;仿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

  总之,宣德炉最奇妙之处在于色彩。伪造的宣德炉色彩炫于外表,真的宣德炉色彩融于内质,从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泽,如同美丽的女子,其肌肤柔滑细腻。宣德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样,伪造的宣德炉,即使用火培养数十年,一旦脱火,则形容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说说宣德炉的前世今生-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