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望--1949年后38位上海画家版画作品回顾展在沪举行
- 时间:2007/9/27 22:55:07
中国艺术品网2007年9月27日报道: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徐汇艺术馆主办的“回望--1949年后38位上海画家版画作品回顾展”在上海徐汇艺术馆举行。这次展出了1949年后38位上海画家的57件版画作品,是一次上海版画发展的回顾性展览。
提起上海版画,不可避免地使人联想到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1931年8月13日,鲁迅先生邀请日本友人内山嘉吉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班,使上海这座城市有幸成为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源头。
近年来,研究推介解放前革命木刻的文章比较多。革命木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已不容置疑。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激情和真实,时隔半个世纪,今天看来越显其珍贵。相比之下,对上海解放五十年来的版画发展却略有些淡漠。或许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平凡故事,竟已有资格被作为历史?或许是对于离得较近的事件缺乏时间的过滤,反而难以下笔?或许其中涉及文革等政治原因至今难以表态?
若要对解放五十年来的上海版画作一次真正有的点分量的回顾,需要化大量精力,阅读历史资料,采访当事人,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全新的学术眼光和角度。仅仅罗列些优秀的作品,加些事件的回放,是远远不够的。书写历史,似乎是一个纯客观的描述,其实深深印刻着写史人今天的气场。此外,在中国一提起版画,马上会联想到“左翼”,一篇四平八稳耳熟能详的格式化官样文章,便会浮现出来。这种文章其实只是应景,而不是学术。
解放五十年的上海版画,真要深入剖析,其实有许多事值得一想:
当年的左翼青年,随着革命成功,进城住进了洋房,从在野的斗士变成了文艺创作的管理者,这种个人境遇的巨大变化,会使他们的创作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解放后政治运动不断,一方面继续鼓动着版画家昔日的革命热情,另一方面是否使他们逐渐变得谨小慎微,察言观色,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创作?
上海的第二代版画家以工人画家为主,他们的作品敏锐地反映生活,传递了来自基层的信息,给上海版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因为上海没有专业版画创作机构及教育机构,这种以工人业余作者为主力的状况是否在学术层面给上海版画带来了某种缺失?
文革期间文艺一片萧条,唯独群众美术活动却畸形地兴旺,涌现出一大批版画作者及作品。如何评价这一荒诞的文化现象?又如何评价打着为政治服务的旗号由画画的狂热爱好者制作出来的“文革版画”?
改革开放,八五新潮。上海版画为何较晚转入创新的轨道?是否因为版画的“革命出身”使之具有天然的抵抗西方艺术的能力?创新是否就是西方化?创新之潮使上海版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终于摆脱了老面孔。但是否也给不少版画家带来了困惑?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画家的个性?他们勉为其难的“创新”之作,或许反而是一种倒退?
上海版画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却留给了我们一份珍贵的历史财富。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将这段历史很好的记录下来,并加以学术上的观望,使之避免在不经意间为时间所湮没。因而借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在上海举办的东风,推出这题为“回望”的展览,希望以此为楔机,引起版画同仁以及理论精英的关注,大家共同携手来书写整理这五十年的版画史料。
我们的回望既不是多情善感的恋旧,也不是好汉大谈当年勇式的自我陶醉。
这是新兴木刻发生20年后,上海版画继续前行50年的客观历史。
我们站在这半个世纪版画的基石上,想象着未来的上海版画,那天边的一抹亮色。
展览揭幕
戎戈 黄浦江 套色木刻 18×30cm 1955年
杨涵 上海南京路 黑白木刻 41×29cm 1961年
邵克萍 鲁迅一件小事插图 套色木刻 26×20cm 1961年
杨可扬 江南古镇 套色木刻 55×50cm 1987年
王劼音 批林批孔 黑白木刻 61×74cm 1973年
吕蒙 菊花 套色木刻 34×4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