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旦:在水乡架起“双年展”之桥



时间:2015/1/24 17:26:43 文章来源:上海采风 文/本刊记者 刘莉娜 

  去过青浦朱家角的人都知道,那里蜿蜒的河道上有很多桥,它们除了作为风景,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连通:连通此岸和彼岸,让人们可以轻松快捷地踏上彼此的土地,看见崭新的风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镇西井街上紧挨着课植园的“全华水彩艺术馆”可算是古镇上最大的一座“看不见的桥”,因为它直接架连了中国水彩画从上海走向世界的通途。用它的馆长、同时也是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策展人陈希旦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100年前,水彩画从上海走进中国;10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水彩画从上海朱家角走向世界。”

  说起陈希旦,这位早在五十年代就在水彩画界名声鹊起的资深画家在绘画上的成就已不需赘言,时至今日,他凭借着自己的精湛画艺亦收获了很多头衔:中国美协会员、深圳水彩画会会长、巴黎国际艺术城注册艺术家、美国全国水彩画协会高级会员、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荣誉会员、英国伯明翰水彩画会会员……特别是英国伯明翰水彩画会会员尤为了得,他可是该会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中国籍会员。但近年来他自己最看重的一个身份,却是“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策展人”,因为,作为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水彩画双年展”的推手和主理,他太知道这个新头衔上沉甸甸地承载了中国水彩画走出去的“中国梦”。

  对于陈希旦来说,这个梦最初的由头渊源深远。“1978年,老一辈水彩画家潘思同先生给我写信,希望把水彩艺术早日繁荣起来,我一直觉得责任重大。我从17岁开始学习水彩画,到2006年,我70岁,有个境外企业家提出想收藏我的画。我想,中国好的水彩画都流到外面去了,我们自己想看时要去哪里看呢?”于是陈希旦开始动念:如果我们能搞一个水彩画艺术馆,把国内好的水彩画都留下来,多好。正巧彼时青浦朱家角一家文化机构负责人愿意无偿免租提供一幢清代古建筑作为馆址,于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就顺利开张了。

  但这只是起步,陈希旦的心里怀有更大的梦想。两年之后,出于对水彩画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中国水彩画国际化的考虑,陈希旦在经过深思熟虑和各种准备之下,于2008年初向青浦区人民政府建言,希望在朱家角举办国际性的水彩画双年展。同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青浦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合作举办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协议暂定水彩画双年展举办5届,第一届展出时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期六个月。至此,这个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水彩画专业展览,同时也是最高端的国际性展览,正式落户上海朱家角。

  其实,作为深圳水彩画会的会长,陈希旦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深圳居住的。为什么最终会把双年展放在上海、放在朱家角,对此陈希旦有自己的思量:“中国的水彩画历史要从一百年前说起,当时,发源西洋的水彩画就是从上海土山湾一带由英国传教士传入中国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解放前后的上海成了中国水彩画的集中地,全国优秀的水彩画家几乎都在上海。”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水彩画却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比如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参展的外国画家很多,相比之下中国的水彩画家却很少。“优秀传统的断裂让我痛心更让我担心,所以我觉得选择上海作为中国水彩画启航国际的码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至于为什么是朱家角,陈希旦表示,很少有一个地方像朱家角这样重视文化,它本身又拥有得天独厚的民俗、民风特色,喜欢这里的中外游客那么多,而且还是一年365天开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在其他任何地方、包括市区那些现代美术馆里搞双年展的原因”。

  双年展的桥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已然成为中国水彩画发展的里程碑。朱家角虽然是个“小地方”,却是“国际场所”,具有“国际范儿”,其实国外很多艺术展包括首脑聚会都喜欢挑类似的小镇,特别具有人文氛围。所以在这儿举办“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是得其所哉——据陈希旦介绍,首届双年展虽然轰动性地吸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递交作品,但实际上参展国只有18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因为它的专业和高端,到了第二届已经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画家参展,送展作品国外1159幅、国内600多幅,最后由世界顶尖的水彩画大师们组成的评委团经过严格甄选,才挑选了其中的200多幅佳作参展,其间更有许多国外的著名水彩画家和爱好者远道而来参与、参观。因为双年展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法国专业杂志《水彩艺术》开始有计划地在杂志中介绍中国画家与他们的作品,许多作品还被作为了杂志封面刊出,使中国水彩画的地位大大提高,也让世界认识了许多中国画家。可见,上海朱家角逐步成为国际水彩画交流平台之一的可能性正在迅速增加。

  如今,为进一步增强中国水彩画界和国际水彩画界的艺术交流,陈希旦和他的全华水彩艺术馆还在两年一届的“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的基础上秉承“集世界水彩名画,推世界水彩名家”的办馆宗旨,举办了多次目前活跃在世界水彩画界和享有盛誉的顶尖级国际水彩画大师的画展以及国内知名的水彩画大师展览,不仅让中国的水彩画“走出去”,还要把国际水准的水彩画家和作品“请进来”,让中国的观众和爱好者不出国门就能观赏到当代最高水平的水彩画原作。不躺在大功劳上舒心经营,依然在每一件实实在在的作品、展览上殚精竭虑,这就是陈希旦的作风。问他为何这么辛苦?在水乡暖洋洋的河道边、小桥下,随便一件工装背心就穿出浓浓艺术范儿的老先生娓娓道来:“以前潘思同前辈在给我的信里面写,‘我这个老头无所作为,只希望你们把水彩艺术的发展早日繁荣起来’;如今我也是老头了,不敢说有所作为,但我想把潘思同先生的那句话传递下去,希望中国成为世界上真正的水彩画强国。”

  
  记者: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中国都可算强国,然而水彩画这一块好像比较弱。

  陈希旦: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国对国外水彩画不够了解,外国对中国水彩画的现状更不了解。上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搞过一次英国水彩画展,北京在八十年代也搞过一次,这两次英国水彩画展都引起了轰动。但也就只此两次,中国水彩画很少跟外面接触。2006年6月,全华水彩艺术馆开馆了,馆内收藏并陈列了很多当代著名水彩画家的作品。有了这个基础,2008年春节我就跟青浦区政府方面谈起希望办一个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的想法,他们很赞同,在资金和场地方面都给予了支持。而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展览让中国的水彩画从朱家角走向了全世界。
  
  记者:据说第一届双年展就让国外同行们刮目相看? 

  陈希旦: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水彩画册为此特别推出了英文版创刊号,此前它只有法语版。这本水彩画册还致力于整理国际上的水彩画大事记,在那一本创刊号上,它的陈诉是从公元前105年蔡伦发明造纸开始,到英国皇家水彩画会成立,直到最后2010年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在中国举办。
  
  记者:听起来意义远大呢。

  陈希旦:对,意义还不止于此。过去,我们中国的水彩画家要靠到国外拿奖来宣扬自己,现在,我们通过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双年展,颁奖给外国一流的水彩画家。比如首届双年展得奖画家埃瓦诺,他的一张画一般要卖8万元,我们告诉他,双年展优秀作品的收藏费只有3万元,你如果不愿意,我们就把奖给别人,然后按市价买你的画。他说,不用,我愿意得到这个奖。我们还请了一个在美国得金奖的年轻水彩画家当评委,他看到中国水彩画,很惊讶中国选手有这么高的水平。
  
  记者:如今你已经快80岁了,可是在发展水彩画这件事情上始终躬身力行,不计得失,让人感动。

  陈希旦:我曾经在自己的一本画册的扉页上写了很多感谢词,因为曾经一路走来我真的要感谢很多人。感谢钱延康先生,是他领我进入水彩画的大门;感谢吴大羽先生,在一次美协绘画组会议后,在青海路口,他在寒风中足足站了三个多小时向我讲解“印象派”,后来每次美协绘画组开完会,他都会认真地向我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感谢张云聘先生,我一度因为辞职生活陷入困境,他作为上海美协负责人,给了我关键的帮助,破例每月发给我生活补助,还介绍我去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当临时工。文革时期,我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修正主义艺术家”、“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画被撕为碎片,泡在水里,我在织布厂当临时工,失望彷徨,但厂里的工人朋友没有歧视我。1975年,胡铁生先生在自己被打倒的情况下,还帮助我进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室工作,使我有了优良的创作条件和环境。许多水彩画的前辈如潘思同先生、李泳森先生、雷雨先生、樊明体先生等,他们毫无保留地与我一起写生、画画、共同探讨……如果当时没有这些帮助,我无法想象自己未来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会如何。老一辈水彩画家希望中国的水彩艺术能早日繁荣,我在其中受益匪浅,所以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延续和传递这份希望。

《俯视》 阿尔瓦诺·卡斯泰格奈特 乌拉圭

《缆车》 约翰·萨尔密能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