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阳
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至2018年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后导师,教育部高教名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杨晓阳在美术创作、理论研究、美术教育、美术学院和画院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多项重大活动的策划组织,为中国美术走向世界,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美术界重要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杨晓阳:立足世界格局,传承中国文化》
《塞上三日》之一
从中国当代美术的层面来讲,杨晓阳是“黄土画派”中的一位重要画家,而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看,则是中国绘画乃至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中的代表性人物。可以说,杨晓阳是以中国传统绘画展现了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理念。
杨晓阳的早期作品主要以描绘陕北地域人物为主,其笔下的人物肖像是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黄土人精神特征的深刻描绘,在简略的勾线中体现了一种宏阔的人文关怀。例如杨晓阳的代表性作品《黄河艄公》(1983年),不仅精致塑造了黄河流域摆渡、拉纤的劳动人民,而且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再如在作品《黄河的歌》(1983年)中,杨晓阳所表现的既是一种古老黄河的文明之歌,也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时代壮歌,更是我们今天坚决不能忘怀的文化精神。
之后,杨晓阳的绘画作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不再局限于表现某一种情节或某一种人物,而是更多地抒发了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的文化感悟以及对于千百年来沧桑历史的追溯。因此,杨晓阳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度力求简化,仿佛秦始皇兵马俑或陕北的拴马桩一样,主要呈现出浑圆、质朴和写意的风格特征。所以说,杨晓阳的艺术创作并不是一味地沉浸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范畴,而是转向追求诸如汉代陶俑、霍去病石刻一般的写意精神。同时在写意性的转化中既包括对于表现对象的精简概括,也体现在如何把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写意性地相互结合。由此,杨晓阳作品中的人物造型之所以会变成如今模样,实际是因为他在追求和描绘一种秦地秦人的文化形象,通过这种文化形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纯真、质朴、浑厚、苍茫的文化精神,这才是杨晓阳艺术创作中真正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而在《关中正午》(2003年)、《农民工》(2004年)、《雪域》(2004年)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代表性作品中,杨晓阳笔下的人物形象改变了20世纪以来写实塑造+传统笔墨的造像方式,更多地回归到中国文人绘画之前的秦汉文化传统,如果大家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很容易因为其绘画作品的表象符号而对本质深意产生误解。
《塞上三日》之二
《塞上三日》之三
《塞上三日》之四
《塞上三日》之五
杨晓阳最新创作的“俄罗斯写生”系列作品,实际上既是写生也是创作。从写生的角度来讲,他不仅捕捉了俄罗斯之旅的所见所闻,而且截取了俄罗斯民族的代表性文化。虽然最终是以人物绘画的形态加以呈现,但并非完全意义上再现当代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而是有意识地选择了具有俄罗斯民族服饰特点和民俗文化特征的人物与场景。从创作的角度来讲,杨晓阳运用秦汉时期特有的绘画方式展现了俄罗斯的民族风貌,不仅有机地汲取了秦汉时期大型墓室壁画中用线一气呵成的艺术风格,而且形成了卓然不群的线面结构。与此同时,杨晓阳的“俄罗斯写生”系列作品还吸收了汉代画像石中“减底平刻”的雕刻技法,一方面解决了人物形象与姿态之间的均衡化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了整幅画面的疏密节奏和布排规律,从而凸显出一派独特的汉唐气象。也就是说,杨晓阳的“俄罗斯写生”系列作品,既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主题而进行的中国画创作,也是充溢着秦汉时期恢宏文化风韵的艺术作品,由此让我们对其绘画作品产生了新的认识。
所以说,杨晓阳是通过绘画作品和艺术思想去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承载者。此外,从艺术事业的角度来讲,杨晓阳对西安美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包括他所提出的“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等学术理念都深深地记录着一代人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思想。
尚辉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博导)
《塞上三日》之六
《塞上三日》之七
《塞上三日》之八
《塞上三日》之九
《塞上三日》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