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好景不常在”群展

时间:2016/11/30 13:32:36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时间:2016-11-16 - 2016-12-10
  开幕时间:2016-11-16 18:00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地点:光复路235号
  策 展 人:比利安娜•思瑞克
  参展人员:安静 程婷婷 高源 覃小诗 唐潮 李爽 佩恩恩 林奥劼 刘野夫 施昀佑 张巍 钟嘉玲 杨圆圆 朱建林 沈莘 徐昊 冯火月刊
  展览备注:策展助理:王梦佳
  展览介绍

  谁人不曾梦想青春永驻?但又有几人不曾遭遇现实的碾压。更为无奈的是,青春流逝的速度或许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老去更多地不在于生理,而在于心理。当我们试图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模式,我们便已经与青春渐行渐远。

  永葆青春是少数勇者之所为——因为,这意味着时刻保持开放的思想和胸怀来拥抱生活。我们希望从青春岁月中寻回的,是那些已然遗失却依然珍视的瞬间;希望从曾经的年少无畏中汲取力量,抵御眼前的彷徨。在中国,世代交迭、新陈代谢的速度似乎尤为迅猛,以至于大家还没有时间学会勇敢,便已垂垂老去。艺术家也难逃此劫。

  本次展览源于我个人的策展方向和理念,希望去了解尚未被当前艺术系统所认可的艺术家们的实践和个人思考,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极有可能为反思艺术系统惯例做出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也希望与这些个体艺术家交流,与他们一起思考作品的呈现,重新聚焦于围绕艺术作品的讨论——而非反复纠结于所谓的艺术体系基础建设、作品规模等流于表面但却主导当今艺术界的话题。

  这是我与大部分参展艺术家之间的第一次合作,我非常感谢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给予我的毫无保留的信任。通过实践和理论层面的探讨与交流,在展览制作和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话重要性等话题上,我们都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对其中许多艺术家而言,这或许是他们第一次与策展人合作,第一次尝试让策展人参与到他们的创作中来。我希望这次合作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以及对艺术作品和展览之间关系的思考产生些许影响。

  教学本相长,“策展”决策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与艺术家讨论的成果。展览的中文标题、媒体稿的撰写、标签的摆放、以艺术家图书作为展览出版物的最终呈现方式、关于以年轻艺术家为主导的展览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以及今天年轻艺术家的角色展开辩论等,艺术家们无不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其中。

  展览希望避免泛化的概括,在这些年与艺术家共事的过程中,我的一项个人经验就是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并不追求“以“点子”概念为基础的实践”,这一点与之前很多代艺术家有很大的区别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希望通过个人经验反映日常的重要性以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我最初的设想是找一家非艺术机构的场地来举办展览,原因很简单,如果机构对做这类展览感兴趣,他们肯定会自己去组织。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展览对中国的机构系统提出批判,尤其是所谓的美术馆体系,因为很少有美术馆愿意举办一些“有风险”的项目、或者在艺术家功成名就前对他们给予支持。

  遗憾的是,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艺术机构中,少有愿意表达不同的价值观和立场并参与到辩论中去的案例。

  在展览筹备的过程中,我的经验恰恰印证了上述判断。几乎没有机构愿意支持这样的项目。最终愿意支持本次展览的是少数试图在主流艺术界中表达不一样的价值观念的艺术机构。艺术机构的数量虽然显著增长,但真正意识到这类工作重要性的依然还是七7年前的那些机构。

  展览场地位于光复路235号。就展览而言,这个空间极具挑战性,但这也正是跳出常规呈现和思考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栋房子不久后就将拆除,因此,这场展览可以看作是空间在彻底消失前为数不多的最后的“回光返照”。

  展览也为参展艺术家提供了直接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他们中许多人互相看过彼此的作品,却从来没有机会认识或合作。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家携手合作、希望在逐利逻辑主导下的艺术系统中填补一处空白,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凝聚力的体现——在当前的艺术系统中,几乎没有人会讨论艺术作品、展览、以及它们在它们的“公共领域中的“”生命”的关系。

  展览筹备之初便计划制作出版物,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艺术家自我陈述(分享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人、事、物)以及我就展出作品对他们每个人提出的问题。但由于经费所限,这本书最终无法付梓。但这也促使我们再一次运用实验的方法,最终决定以艺术家书籍图书作为展览画册的呈现形式。因此,每位艺术家收到了原本为画册准备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家书图书。以书籍艺术家图书为媒介,这与好几位参展艺术家的实践本身就十分贴合,也成为了一次自然的延伸。

  随着展览的发展,早期的一些研究和观点也受到了不同的对话者、朋友、同仁、家人和其他合作者的影响。他们不仅介绍我结识了这些艺术家,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例如:在新闻稿中加入个人化的坦率表达、避免用僵硬的方式来撰写展览陈述,这些都促使我不断去思考自己对展览的认识与期待。

  本次展览希望为艺术家搭建一个实验和辩论的平台,能分享自己的思考,从而了解彼此所思所想有何共性、又有何差异。其核心理念在于,希望通过交流与碰撞促成某种转型和变革,而不仅仅只是制造震惊或意外。

  本次展览并不希望以艺术家出生年代来划分,但会主要聚焦85后至95前这一代艺术家的思考与创作。他们中既有一直扎根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也有留学海外并回国发展的。这种研究型展览的思路可以视作2009年发起的“奶妈项目”的延续。当时参加“奶妈项目”年轻一代艺术家如今已然成长为新兴艺术家,在艺术体系中异常活跃。

  展览不预设频率,无意以两年展、三年展或五年展的固定形式呈现,而是希望以不定期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节点上做一次新生代艺术家的集中呈现。在当前国内的艺术体系中,绝大多数的讨论围绕基础建设而非作品本身,基于这一现实,我们深感现在正是再次举办展览的恰当时机。

  展览希望向展示这样一种艺术创作和策展态度:艺术是一场游戏,但这场游戏没有输赢,“玩家”需要抱持着游戏的态度终生投入其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