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李雪松:呈现花鸟画生命之美

时间:2024/5/19 15:51: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里约印象(国画) 290×180厘米  2022年 李雪松

   与平素所见精巧秀气的花鸟画不同,李雪松的花鸟作品画幅巨大、风格粗犷,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伫立在画前,犹如闯进五彩斑斓的秘境,使人感到震撼。近日,由中国美术馆、民盟中央美术院、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虚伫神素——李雪松花鸟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李雪松20多年来在世界多个热带雨林考察、写生后创作的30余幅花鸟作品,分为“雨林之歌”以及“生生不息”两个系列。画作表现的是世间万物的和谐共生以及生命之间的轮回转换,洋溢着蓬勃葳蕤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礼赞。

   攀延的绿萝、火红的象牙花、红色的曼陀罗、阔大繁茂的雨林古树……李雪松的画作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为传统花鸟画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开辟一片生机勃发的植物王国。李雪松花鸟画中的物象丰富多样,与传统花鸟画有着明显的区别,热带雨林中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也让人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描绘。

   描绘自然世界本真之美,是李雪松花鸟画创作中一条须臾不离的主线。二十年来,李雪松走访全球半数以上的热带雨林,深入写生,探寻那些原始而未被人类干扰的自然之美。在旅程中,李雪松深刻感受到植物间的和谐共生与相互依存,体验到雨林远离现代社会喧嚣的宁静与生机。李雪松认为,把花鸟画放在这种大的背景环境中去思考,可以拓展花鸟画的表达空间和语言方式,他画了很多以热带雨林为题材的巨幅花鸟画,这些画工写结合,线条与色彩都有赤道阳光的味道,画面投射出正在生长的生命力。在《雨林印象之亚马逊》等作品中,他运用粗笔扩写出雨林生态的壮美气势,再用细笔勾画出花草的不同形态,物象丰富而不芜杂,气势雄健而又不失灵秀。这种工写结合的技法,不仅使画面更具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在李雪松看来,宋代花鸟画是公认的高峰,花鸟画家应该膜拜宋代花鸟画,因为其描绘了在自然中没有人类干预的生命状态,这也是宋代花鸟画带给他的启示。“所以后来我画大尺幅的花鸟画,写生去了很多地方,去过非洲、欧洲、南美洲……我想寻找这种自然中生命的状态,我想创作的就是自然本真的生命之美,这跟人们赋予花鸟画中折枝、花卉还是有区别的。”李雪松说。

   对于最初接触李雪松绘画的人而言,直入视野的往往是浓郁丰富的色彩体系。他的作品善于捕捉枝叶花卉中丰富细腻的颜色变化,使得观者能在一处叶片上看见斑斓多变的设色,具有光影感和灵动美。同时,他注意到各科植物间用色的呼应关系与冷暖色对比,色相上的趋同也是画面设色繁富瑰丽却能保持和谐的关键之一。敷色淡雅与艳丽相辉映,艳而不俗,丝丝叶脉绘尽神态千万,展现出一种清新俊逸、充满生机的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李雪松作品的色彩本质上脱胎于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因其临摹过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代花鸟画,他认为石青、石绿、朱砂等传统丹青有着中国独特的审美气质。这种色彩特点使李雪松的花鸟画既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审美韵味,又融入了当代特有的明朗和激情,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朱颜国色》这幅作品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矿物质色,营造出竹林枝繁叶茂的层次感,近观细节,每一片竹叶都依据其所处位置的光影特点产生青与绿的巧妙渐变,牡丹用双沟填色重彩的方法描绘而成,朱砂绘就的红花点题,金色作底,繁花茂蔟间彰显着正大气象。此外,传统中国画的重彩形式被用来表现雨林中的植物花卉并不生硬,因为它就像流淌在叶脉中的汁液一样浓郁,而画家希望观众同他一起去默默注视的正是生之绚丽。

   在绘画技法上,李雪松一扫文人花鸟画的简淡疏静之风,赋予画面丰沛淋漓的生命气息。在《天山月明》中,画家运用大写技法描绘出山川,同时釆用石青平涂背景的方法来衬托明月的皎然和雪莲的圣洁,在主体花卉刻画上突出雪莲的造型,同时穿插着描绘了和雪莲共生的一系列高山植物,如红景天、野罂粟、水母雪莲等,它们在雪山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群落,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如果说“雨林之歌”表现的多是世间万物的和谐共生,那么,“生生不息”系列展现的则是生命之间的轮回转换。这一系列最早来源于他上大学的时候去云南画竹子的经历。“竹子经历多年风霜之后衰老枯死,低垂下来,新竹穿过这种腐朽衰老继续生长,这种生命之间的轮回转换,是我思考的主题。”在《彼岸花开》中,几根泛黄的竹竿,撑开偌大的画面,老竹的枝叶已经萎靡,却依然耿直有节,顶天立地。几根新笋正在野花的簇拥中破土而生,枯笔画就的主干透出韧劲与硬度,那是对于老竹的致敬。李雪松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歌颂,更是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