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工艺的发展历史

时间:2017/10/19 文章来源:苏州工艺美术

  1. 缂丝概述

  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即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故又称“刻丝”。

  缂丝的工艺流程复杂一般有16种,依次要经过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最后才能出来一幅缂丝作品。

  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会用到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技法,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传统缂丝可细分为四大类:“本缂丝”, “明缂丝”“絽缂丝”和“引箔缂丝”。当今研发的缂丝品有“紫峰缂丝”“雕镂缂丝”和“丝绒缂丝”。它们是各有千秋,“本缂丝”质地较为厚实,作品高雅尊贵,适合于装饰点缀。“明缂丝”是雍容华贵,质地柔软,轻盈。“絽缂丝”质地柔软,间断图案,透气透光。“引箔缂丝”质地柔软,掺有特殊纸箔。“紫峰缂丝” 材质轻薄,薄入蝉翼,图案若隐若现。“雕镂缂丝”窗棱效果,且极具观赏性。“丝绒缂丝”是丝毯工艺和缂丝工艺的结合品。

  明缂丝比较常见,本缂丝相对而言制作的技工日益减少,这两种缂丝工艺差别不是取决于图案文饰,而是在其制作工艺上和生产出来的产品材质有所不同。两种流派使用的线的规格不同,产品的外观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异。明缂丝细软,表面呈现平纹状。本缂丝厚重、挺括,表面显现罗纹档纹路。在本缂丝中也有用细纬线、细经线做产品,但用本缂丝的生产手段做出来的产品,除手感细滑外其他还显现出本缂丝的特点。也是鉴于这样的特征本缂丝最适宜制作书画摹缂、屏风、唐卡、袈裟、和服腰带及手袋类产品。明缂丝则适合做高档面料及辅料。

  缂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它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丝技艺在宋代以后不断发展,至清代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一代,所用彩色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采用缂丝法临摹的名人书画,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缂丝制品至今仍然被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收藏。

  2.历史发展

  中国缂丝可考证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关于缂丝的起源也有不同说法。但从传世实物毛缂和英国《大百科全书》对于“通经断纬”技法的记载,可以证明中国缂毛与西亚缂毛有着密切的联系”,极有可能由西亚传入西藏。随着蚕桑和丝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唐代传入中原后,开始以丝线代替毛线进行织造,后人称之为“缂丝”。

  唐代,随着蚕桑技术的普及,全国丝绸产量大幅度提高,并出现丝绸集中产地,江南各州的丝绸数量也迅速增长。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在文化艺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丝织技术发展迅速,这都为缂丝技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唐代妇女服饰流行高腰裙,裙子上系上带子以固定和装饰裙子,女子舞蹈服装也以腰带作为装饰,缂丝腰带在当时已经流行。“青海都兰墓葬群属于北朝晚期至唐代中期,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纺织品”,“其中唐代墓葬发现花瓣纹缂丝”,说明唐人当时已经在使用缂丝。缂丝在唐代中期已经比较常见,目前已知均为宗教用品或生活用品。

  宋代是历史上缂丝技艺的鼎盛时期,以唐代雄厚的实力为基础,在科学、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迅速的发展。一方面,缂丝受到重视,手工业发达,官营和民营手工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官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手工业生产,在少府监下辖的文思院有42 个作坊,其中就有‘克丝作’。另外,内侍省里的后苑造作所有81 个作坊,其中也有‘克丝作’。”民间手工业十分活跃,家庭作坊的数量和规模超过前代。另一方面,北宋时期绘画和书法艺术十分繁荣,缂丝开始和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并兴起“收藏热”。宫廷收集古代书画作品,并用高级丝织品进行装裱,缂丝是其中最珍贵的装裱材料。随着缂丝技艺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尝试用缂丝表现书画,因为缂丝技艺不但保留着绘画的传统,又融入了艺人高超的技艺。

  南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缂丝的产地也从北方扩展到了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的南方苏淞地区。当时苏州吴县境内盛产丝绸,并且其丝弹性好、强度高,是制作缂丝的最佳材料,因此缂丝一经传入,便迅速发展。依托材料和人才优势,缂丝发展更为繁荣,缂丝作品种类丰富,装饰题材多样,绘画艺术的繁荣也给缂丝技艺带来活力。以绘画为蓝本的观赏性缂丝大肆流行,从事缂丝艺人数量增加,并涌现出一批缂丝名家,传世佳作尤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元代继承了宋代缂丝的成就,产品从欣赏品逐渐转化为实用品,实用性缂丝的种类和使用范围扩大,有如服装、扇子等。元代风行山水画,推崇多水墨、少色彩的写意画,这种画不太适合做缂丝稿本,这也是元代缂丝观赏性缂丝作品减少的原因之一。此外,元代艺术氛围已不比宋代,统治阶层更热衷于物质享受,环境变化、需求减少也导致纯艺术缂丝作品生产减少。但当时除了北宋宫廷有缂丝外,吴中地区民间已集有半耕半织、产品供御用的机匠,缂丝技术在民间已得到良好的发展。

  明代缂丝的生产中心仍在苏州,初期生产规模较小,中期逐渐开始兴盛。明代初期,统治者反对奢侈,认为缂丝制作“淫巧”一度被禁止。缂丝作品十分罕见,唯有苏州地区缂丝仍在生产。《江南通志》载:太监牟良知书好礼,正统间苏州有人以刻丝献者。良曰:此内府所未曾有也,今以上闻必为民病,因却其所献。”明中期,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经济的繁荣,以商业和手工业富裕的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成为文化艺术品的消费者,收藏之风盛行。明万历年间,艺术品旺盛的需求和文化的繁荣推动了缂丝技艺的发展,苏州形成的“吴门画派”为观赏性缂丝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苏淞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为缂丝的繁荣创造了经济条件。嘉靖年间,苏州地区的丝织业更加繁荣,生产丝绸的盛泽镇“居民百家,以绸绫为业”。缂丝品除宫廷御用和达官贵人专享之外,民间富豪人家也开始使用。在缂丝技艺方面,明代依然承袭宋代戗法,并新创了“凤尾戗”。在材料上,明代缂丝金线的使用量增多,帝王服装上使用孔雀羽线,缂丝技艺不断提高。但是明后期开始,受到手工艺商业化的影响,加上经济利益的诱惑,观赏性缂丝的细微繁琐之处开始出现以画代织,缂画艺术相结合。

  清代缂丝产量大幅增加,品种更加丰富,技术也有创新,形成了一次发展高潮。佛教和道教题材的缂丝作品增加,实用品种类日趋丰富。皇室缂丝用量增大,宫廷服装大量使用缂丝,并使用金线、银线、孔雀羽线进行织造。除宫廷外,亲王以下官员也普遍使用。缂丝制品需求量的增加,促使了生存规模的扩大,清代缂丝的生产中心仍在苏州,除齐门外的陆慕、蠡口、黄桥外,光福一带也出现了缂丝。缂丝技法更趋成熟,并以笔绘和刺绣来弥补缂丝技法的不足,缂丝艺人们创造出缂丝加绣、缂金加绣等新品种,使缂丝艺术登上新台阶。清末,国力衰微,工艺品需求量减少,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精工制作的缂丝设法减少制作工序,进行以画代织,并日趋严重,到后期只织造轮廓,花纹部分全部画出,缂丝最终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辛亥革命,帝制被推翻,服装也改朝换代,时装开始流行,缂丝品市场愈来愈小,陆慕地区许多缂丝织机停工。抗日战争爆发后,只有少量的缂机在农闲时期进行缂织,其他缂机基本停止,很少人会花一年半载时间去缂织一件作品。至此,千年缂丝绝技濒临消亡。

  建国后,在党的“保护、提高、发展” 政策方针指导下,缂丝技艺犹如枯木逢春。成立“苏州市文联刺绣小组”(即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邀请了苏州吴县缂丝制作经验丰富、技艺水平高超的老艺人王茂仙、沈金水进行缂丝制作,在民间发展了一批缂丝人员,招收了一批青年学徒,为缂丝技艺的传承提供政策支持。

  20世纪60年代,苏州缂丝艺术已经初具规模。党和政府陆续将分散在各地的手工作坊以及手艺人集中起来,按照相近工艺门类组织了刺绣、缂丝、雕刻、乐器、剧装戏具、折扇、檀香扇、民间工艺等多个生产合作社。同一时期,苏州的手工艺行业,从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小商品逐步发展为工艺品出口,随着出口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关系不断改善,工艺美术品的市场随之日益扩大。当时日本商家开始大批量地向中国订购缂丝产品,由于外销带动,苏州缂丝行业迅猛发展,吴县出现很多缂丝厂和缂丝作坊,除了生产缂丝艺术品之外,主要生产缂丝日用品——和服腰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工艺品外贸出口量猛增。尤其是缂丝和服腰带,受到日本客户的青睐,迅速风靡日本,导致缂丝和服腰带出口需求量逐渐增长,苏州各缂丝厂也纷纷增加缂机数量,苏州缂丝业空前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缂丝工艺的发展历史-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