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知恩图报话养育

时间:2018/6/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胡剑明/江苏南京


  这是清代同治年间绘制的一只五彩人物画果盘(见图),画面上一位少妇在给一个孩子喂奶,身旁还有另一孩子在看着,从屋宇和穿着来看,这是殷实人家的一幅日常生活的场景。古人为什么把这样的情形画在一个日用器皿上?想必应该是透露母亲对孩子的哺育之艰辛。告诉后代:须要记得母亲的养育之恩。关于“知恩”与“养育”有古人的故事值得一说:

  明代时,有一年河南黄河泛滥,大水冲毁了庄稼,富人和穷人一起逃到了外地,在富人朱贵家初生儿婴子没有奶吃时,同乡王妈妈正巧也生下了一个孩子,王家在困苦的处境下,主动要求带婴子喂奶,自称“奶姆”。婴子长大后做了一个外乡的县官,他坚持回乡将“奶姆”认作“妈”,并接济抚养到老。被邻人传为“一口奶育婴”的故事。

  帮助汉高祖刘邦“平天下”的大将韩信,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在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就是在水边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其中有一个漂母,不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得到那位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报答。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不高兴,表示并不是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下大功,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下人送给她黄金一千两。“一饭之恩”“一饭千金”后来成了成语,这个故事意思是:受人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可贵的;到有能力时,应该报答施惠的人才合乎情理。我们必须透彻地了解这个故事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能力人对困苦人的救济,是一种捐助,即使你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慈善之心的去帮助别人,像“奶姆”那样做,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一奶”值得“千金”的,值得记住并感恩的。

  我小时候也听过另一个故事:有个小孩,被母亲溺爱有加,到了十来岁的时候还经常让他吃奶。小孩却顽皮异常,经常偷东盗西,母亲知后也不阻拦。小孩长大后,偷窃成了习惯。有一次,偷他人的钱物并将人杀死,被官府判了死刑。母亲闻讯后赶来,捶胸痛哭。行刑时问小孩最后的要求:他说自己是妈妈奶大的,很想念妈妈的奶头。当母亲诧异地让小孩吃奶的时候,他使劲咬下了奶头。母亲痛苦万分,痛骂不孝,做错事还不知改过。这孩子说:“当初我长大了还吵着要吃奶的时候,如果你骂我一顿,我就不会这么骄横了,我偷了东西的时候,如果你打我一顿,我今天何致于落到死囚地步!”孩子责怪母亲溺爱、护短,造成他是非不分、为所欲为。悔之晚矣。这是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做父母的对孩子不仅要有哺育,更应该有是非与善恶的道德教育。

  “慈母哺育苦,当以为良善;慈母年已高,当以为孝上,延庚续寿,儿之祈焉。”据说这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朱子文集》中的表述,又是先贤做人和孝敬老人的真实故事。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源源于传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良善做人,知恩图报,孝行天下,这些都是我们受父母养育之恩后,应该从我做起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知恩图报话养育-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