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唐巩义窑三彩贴花三足鍑

时间:2018/6/2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刘东/安徽合肥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最绚烂的花朵之一,是唐代彩色釉陶器的总称, 产品以黄、绿、白三种颜色彩最为常见,故名“唐三彩”。实际上,除上述三色彩外,它所用的色彩还有蓝、赭、紫、黑等,五彩纷呈,绚丽多姿。

  这件唐三彩贴花三足鍑(见图),高13.8、口径12、腹径18厘米,重900克,1956年2月安徽省宿县(今宿州市)大薛庄出土,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器作敞口,圆唇,短束颈,圆肩,圆鼓腹,圜底,下承三只兽蹄形足。在鍑的肩部堆贴团花纹饰四朵,腹部装饰数道凹弦纹。器身施黄、绿、蓝三色釉彩,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冲击感较强。

  鍑即古代的一种大口锅,是一种炊煮用器。三足鍑是唐三彩中较为常见的器型之一,1985年出版的《洛阳唐三彩》图录中收录有河南洛阳地区出土的4件唐三彩三足鍑,该书中定名为“三足罐”,其中有2件还有盖,相当精美。安徽皖北地区出土唐三彩三足鍑也较多,除这件外,1999年安徽省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也出土过一件唐三彩三足鍑,参见:《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安徽卷》第82页,此书中定名为“三足炉”。众所周知,唐三彩一般是作为随葬用的冥器,多以人们日常使用的器物为原型。以其鼓腹、三足的造型分析,应当是一种炊煮用器,所以定名为“三足鍑”似乎更为合适。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是用白色粘土制胎,以含铜、铁、钴、锰等的矿物元素作釉料着色剂,再加入铅灰作助熔剂,入窑经800℃的温度烧成。在唐三彩中,黄、绿、白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三种色彩,而蓝彩在唐三彩中则是少见且珍贵的,所以有唐三彩“见蓝为贵”之说。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唐三彩贴花三足鍑上使用了蓝彩,而且是以蓝彩装饰在四个堆塑的团花纹图案上,显然是起到一种强调、突出的作用。

  研究表明,唐三彩的蓝彩是以矿物元素钴作为着色剂的,元代以后出现的著名青花瓷即是釉下蓝花,青花之蓝也是以钴料作着色剂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1982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编写的《中国陶瓷史》中就说:“唐三彩釉的蓝釉证明我国用钴作陶瓷着色剂量始于唐代。”

  在唐代烧造三彩器的窑场中,以河南巩义窑(也称巩县窑)最为著名,其产品质量也最高,而巩义窑还有另一个著名品种——绞胎器。北京故宫博物院编写的《故宫陶瓷馆》一书中,就收录有一件巩义窑绞胎三足罐,造型为圆唇,束颈,鼓腹,圜底,三蹄足,与唐三彩三足鍑器型相同,这也间接证明这类唐三彩三足鍑应当为唐代巩义窑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唐巩义窑三彩贴花三足鍑-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