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墓葬出土的汉代粮仓模型——陶楼

时间:2019/1/23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赵晓红/河南巩义
  图中所示汉代陶楼,系1994年巩义市电业局工地汉墓出土,现藏于巩义博物馆。此器通高39.5厘米,宽17.5厘米,长49厘米,为随葬明器。此陶楼制作形象逼真,从其整体看是模拟当时社会生活中粮仓建筑实体烧制的一件模型,属古建筑中的精品。

  此陶楼由上下两段制成,共三层,下段为两层,上段为一层,系重檐庑殿顶建筑,又称重檐四阿式建筑,三层均由“T”形柱支撑。第一层坐于基座上,该层设廊无门窗。第二层一侧有“人”字形楼梯可循阶进入二层或上层,二层檐外较窄可穿行,正面墙壁开五个窗洞。第三层楼顶四阿式,前后洞开五扇窗子,一侧辟门窗,一侧开窗,应为眺望楼,门周围压印五个“半两”钱纹痕。泥质灰陶。

  这件汉代陶楼是汉代粮仓的生动写照。汉代国家富足,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粮食储备机制。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储量设施就比较完善,到了汉代出现了设计更加合理的粮仓。通过这件汉墓中出土的陶制建筑模型,我们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粮仓的样式。

  陶楼门上压印着“半两”钱纹。钱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流通交易的工具,不过在古时候钱的用途有很多种。古人认为钱是一种很神圣的东西,可以祛邪避灾,把钱的图案印在器物上以祈求平安、富贵和吉祥。比如,古人在房屋建筑方面经常用到上梁钱,认为用上梁钱来祛邪避灾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起到镇宅的作用。

  汉代人崇尚“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奉行厚葬,将日常生活用物做成陶制模型,葬入墓中,以慰归天的亡灵,有陶楼、陶仓、陶井、陶灶、家畜、家禽、家奴等,同时这些也都是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墓葬出土的汉代粮仓模型——陶楼-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