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瓷器上的“香山九老”

时间:2019/7/5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王国良/福建石狮


图1

  隐山遁水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居士晚年向往的一种具有恒久魅力的文化行为,香山九老的形成记录了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也给自然山水风光打上了浓厚的人文印记。相传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白居易邀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李元爽、禅僧如满八位七十岁以上友人于洛阳龙门香山寺相会结成“九老会”,饮酒赋诗,歌舞弹唱,并为每人写真画像。此举彰显诗人尊老敬老之情,对后世影响极大,被称为“香山九老”,亦称“洛中九老”“会昌九老”。在九老中,白居易最小,在香山立会那年74岁,而最长者李元爽136岁。有关香山九老的题材,从唐开始就非常兴盛,在瓷器、画卷、雕件上都多有体现,使得这种具有历史典故的题材能够较好地继承下来。

图2

图3

  广西博物馆藏清乾隆粉彩山水人物图螭耳大瓶(图1),就是其中一件代表器物。此器体型硕大,高71.8、口径20.5、底径23.3厘米。画面中的九位老者面容慈祥,均为文人墨客姿态。有的在苍松翠柏下下棋,有的在吟诗作画,有的站在松柏下畅谈,有的抱琴弹奏,有的对天仰望。每位老人身旁都伴有童仆,或端茶侍奉,或煮茶温酒、备办佳肴,或侍候笔墨,或聆听长者论道。图绘以石径和松柏为主线,整体上看,瑞松摇曳,梅花绽放加以点缀,远处瀑布飞流,仙雾缭绕,环境清幽淡远,实为人间的“桃源仙境”。

  拍卖市场上,香山九老题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如这件中国嘉德2012年3月份拍卖的明崇祯青花香山九老图笔筒(图2)。笔筒高23.7厘米,直壁深腹,口径宽广,近底处削胎一周,形成双层台阶状底足,此为转变期瓷器典型修足方法。胎体坚实,釉色柔和,底部无釉处可见白皙胎体,宛若婴儿肌肤,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发色淡雅清新,画面以松柏、翠竹、祥云、奇石为背景,描绘九位高士于林中文会雅集,其中四人围坐于案前对弈观棋,其余五人闲坐于草地之上,或吹箫、或击板,或抚琴、或弹唱,一派悠然自在之情,尽现于其中。林间桌前还有四童子弯眉笑目,斟酒持巾,从旁伴侍。从画中人物数量及情景分析,本品所绘故事正是“香山九老图”。该器当时的成交价格89.7万元,价值斐然。在2017年北京翰海四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光绪浅绛彩香山九老瓷板(图3),也曾留下43.7万元的成交数据。该瓷板画面上,只见绿阴笼罩的崖壁一隅,九老面容和蔼地聚在一起观赏一幅八卦图,言谈交流间,尽显畅快舒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瓷器上的“香山九老”-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