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明代瓷画《昭君图》的深层寓意

时间:2019/8/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1

  图1至图3是明中期常见的一种瓷画。画面主体是一位骑在马上的美女,怀中抱着一只琵琶。这位美女很容易让人猜想到,她是汉代著名的传奇人物王昭君。因为明清以来,各种戏曲中王昭君的经典造型,就是怀抱琵琶出塞和亲。欣赏之余不禁要生出这样一个问题:瓷器上画这幅《昭君图》,是想表达什么呢?不会只是要讲个历史故事这么简单吧?画意应该另有所指。

图2

图3

  要理解这幅瓷画的画意,还要从“昭君出塞”这件事的源头说起。早期的史书中,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达成两国和亲的记载比较简单。如《汉书·匈奴传》的记载仅仅是:“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从“单于欢喜”四字可以想见,王昭君一定是个绝色美女。后来的书籍在讲述昭君和亲的故事时,添加了两个重要的情节,又大大地丰富了王昭君的美女形象。

  一个情节是:王昭君进宫后曾因不肯贿赂,被宫廷画师毛延寿故意画丑,从而错过了被汉元帝宠幸的机会。当单于来求亲时,王昭君主动要求出嫁匈奴。临行前,汉元帝召见王昭君,被她的美貌震惊,一度想反悔留下昭君,但又顾忌失信于外国,最终不得不放行。随后元帝追查责任,把毛延寿杀了。这一情节补充最初见于《西京杂记》,它一方面使王昭君绝代佳人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想象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昭君之美,具备了清高、正直、明大义的特质。古代文人都心仪这样的美女,将她们视为红颜知己。

  第二个情节是:设想昭君在去汉适胡的途中一定哀怨万分,于是将她与擅长“哀怨之声”的琵琶联系在一起。最早这样做的是晋石崇的《王明君辞序》,其文曰:“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故改之。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明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序》中所说的“公主嫁乌孙”,是汉代另一个比王昭君更早的和亲事件: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刘细君去乌孙国时,有“琵琶马上作乐”伴行,石崇想象王昭君出塞应该也有琵琶相伴。石崇说的琵琶伴行是别人演奏公主听,后来演化成昭君自己弹奏琵琶。隋唐时期,昭君怀抱琵琶出塞已是公认的典故事实,许多诗赋歌咏都提到了这一点。将昭君与琵琶联系在一起,其意义是对昭君之美有了进一步的扩充,即表现昭君的才华、气质之美。在古代,妙龄女子会弹琵琶表明她有着高雅的才艺修养,而才子佳人琴瑟和鸣是古人期望的另一种美好。

  由于有了以上情节的扩充,王昭君成了集容貌靓丽、身份高贵、气质高雅、品行端正、人格正直、性格坚强、才艺出众于一身的美女,与西施、貂蝉、杨玉环等美女相比明显要更胜一筹,是美女中才貌双全的极品美女。

  元代马致远作《汉宫秋》,首先将历史上有关王昭君的种种传说编成戏曲搬上舞台。此剧全方位地刻画昭君之美,使昭君的美女形象既丰富又生动,并固定了下来。明代时,《和戎记》《王昭君和番》等昭君戏在社会上久演不衰,昭君的极品美女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瓷画上出现《昭君图》,可以看作是昭君戏在明代广受欢迎的一个证据,也可以看作是明代社会对美女类型的一种偏爱。用现在的话来说,昭君之美不光是她的外表美,更有她独特的心灵美。

  有了上述背景知识,我们再来看瓷画《昭君图》,可以发现它正是围绕三个方面来表现王昭君的超凡脱俗之美:一是通过年轻女子骑在马上,点出她是出塞和亲的汉宫美女王昭君。二是通过怀抱琵琶,表明昭君是个才艺高雅的美女。三是在昭君周围画三种植物松、竹、梅,来比拟她内心拥有正直、清高和骨气之美。

  仔细玩味三幅瓷画的过程中,或许还会生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画中的马匹、人物、琵琶都画得相对较小,甚至有些草率,而松、竹、梅却画得又大又清晰?这是有原因的。

  明清瓷画有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不按比例作画。作画者想要强调的元素,会故意画得特别的大,即使比例严重失调也在所不惜。《昭君图》就使用了这个手法。这幅瓷画并没有平均用力地表现昭君之美,而是特别夸张地画了松、竹、梅。显然,画师们是在强调松、竹、梅所象征的昭君身上具有的骨气、正直、清高之美。这是《昭君图》更深一层的用意,暗示世人:做人一定要有骨气!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明代瓷画《昭君图》的深层寓意-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