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流动的美”:这款宋瓷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黄河的波澜壮阔

时间:2020/11/19 文章来源:杭州宋庄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在大肉庄第一届rose节上有个瓶子很有意思,和Nike爆款鞋很像,据说那款鞋要等一个半月

  而这款瓶子Lally也有

  国内博物馆也有几件

金 长治地区窑场 绞釉玉壶春瓶 长治市博物馆藏

金 长治地区窑场 绞釉玉壶春瓶 长治市博物馆藏

  这类瓶子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采用了一种叫做“绞釉”的装饰技巧。

绞釉灵感可能来自于绞胎

  绞釉呢,其实搅的不是釉,而是具有流动性的化妆土泥浆,搅拌过后,把泥浆淋在胎体表面,最后再上透明釉或者颜色釉。因为它流动性高,往往很难形成规则的图案。

图文无直接关系,仅作工艺参考

  而山西长治市博物馆呢有一方黄釉黑彩双鸭纹虎枕,把绞釉用到了极致。

  不同深浅的化妆土勾勒出石头的轮廓和阴影,甚至与苏轼的《木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左:山西长治博物馆所藏虎枕画面

右:北宋 苏轼《木石图》

  任何想法不会从天而降,一般都有一个迁移再创造的过程。绞釉也一样,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不过主流猜想是由绞胎工艺发展来的。

唐 巩县窑绞胎长枕 大肉庄藏

金-元 绞胎碗 大肉庄藏

  绞胎是怎么制作的呢?可以看一下庄主视频号的一篇绞胎碗的介绍。

  其中有提到,陶瓷绞胎很有可能是模仿玻璃器皿,在古埃及的时候,已经有那种羽毛状的玻璃器皿了。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玻璃鱼瓶 英国大英博物馆

  以及前2~1世纪和绞胎工艺相似度更高的仿花状的马赛克玻璃大盘

马赛克玻璃盘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我们的陶瓷绞胎大碗和它制作工艺完全一致

马赛克玻璃盘制作工艺

  仿羽毛或仿花,这些都力求一种仿生的效果。

绞釉,绞的其实是化妆土

  那么绞釉和绞胎有什么差别呢?

  绞釉,其实绞的是化妆土。化妆土,顾名思义,和女孩子的粉底差不多作用。它是用经过加工的,较细的瓷土,主要用来改善胎体表面的光洁度,以弥补胎土粗劣,颜色不够白等不讨喜的问题。

  现有的发掘研究发现,江西丰城的洪州窑在三国吴时期就开始使用化妆土了。江西南昌东吴高荣墓中出土了一件青褐釉麻布纹四系盘口瓶,釉不到底,露在外面的棕褐色陶衣应该是瓷器上使用化妆土的雏形。

  到南朝后期,化妆土多被用来美化釉色。此时,青瓷慢慢成为一种流行,浙东越窑生产处于低谷时期,而江西丰城窑(洪州窑)和湖南湘阴窑(岳州窑)因为当时土质的限制,不利于青瓷发色,就在上釉前先打个灰白色的底。

湘阴窑出土南朝青釉碗

  怎么理解这个事情呢,化妆中有个口红使用技巧,在抹口红前先打个接近肤色的底,这样有利于口红发出更纯正的色彩。

  北魏北齐左右,南方的制瓷工艺传到了北方,最早生产的就是青瓷器。同样,也有使用化妆土打底情况,这时候,薄薄的一层青瓷釉和浅淡的胎体呈现出淡青近白的效果。

北魏洛阳城津阳门内出土白瓷和青瓷碗

  这时候,白瓷起步了。

  要烧出白色,胎土要白,釉要透。

  胎土白要么原料好,要么,用化妆土遮,显然第一种的成本要高很多,但大家都喜欢白白的东西啊,到现在肤白貌美审美倾向依然如此。

  这也导致白瓷都生产往两个方向走,一是精细胎土都高级白瓷,一个是用化妆土来打底的粗白瓷。这一时期,邢窑开始生产细白瓷,就是瓷土坚实细腻的不施化妆土的纯正白瓷,而巩县窑生产的高透光白瓷品质更好一些。

隋 巩县窑白釉深腹杯

  “隋白的出现是一条分界线。从技术层面来看,隋白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胎土和釉料中的铁元素剔除干净,烧造出施透明釉的白瓷,属于陶瓷史从 0 到 1 的跨越。” 《隋白:人类与矿物质斗争的血泪史| 大肉庄·视频》 )

  到唐宋时期,北方白瓷生产平均到了很高的生产水平,化妆土的除了打底用使胎更白更细腻,并在此基础上玩出花来花样,比如划花工艺

金 介休窑白地划水波纹四瓣花形枕

  珍珠地

北宋 鲁山段店窑珍珠地划花福德纹长方形枕 大肉庄藏

  剔花

北宋 登封窑剔刻花牡丹花纹枕 大肉庄藏

  我们说两个离绞釉更近一些的装饰工艺,白釉黑剔花和白地黑花。这两种听上去确实很容易混淆,差别还挺大。

  白釉黑剔花是磁州窑和当阳峪窑当时很流行一种黑剔花。这时候,窑工们已经学会调配黑色化妆土,就是用铁矿石,泥浆和黑釉按比例调配,然后在器物的白色化妆土之上再上一层黑色化妆土,再剔花。

金 白地剔黑花兔纹腰圆形枕

  白地黑花呢,它用一种俗称“斑花纹”的铁矿石为彩料,在白地和透明釉之间进行绘画装饰。斑花石因成分不同加上窑温和气氛不同,烧成后会呈现出不同深浅的棕色。这种彩料含铁量高,可以调配成很稀的彩浆,十分适用于毛笔绘画和书写。

金至元 白底黑花人物故事长方形枕

  这种装饰最早出现在磁州窑,在北宋中后期生产,在金代成为北方最流行的一类装饰。

  这两点结合在一起,为绞釉工艺的成型创造了条件。

终极目标——仿生

  绞釉又被称为“流沙纹”、“流泥纹”,当阳峪窑和磁州窑位于黄河边,潮起潮落流沙流泥并不少见,加上高级绞胎的影响,绞釉的出现就水到渠成了。

  关于仿生,特别是对自然风情风貌的仿生,我实在太爱了,不过还是下次再说吧!

>>>参考材料

《中国古代玻璃器皿》 赵宏 主编

《当阳峪窑绞花(绞釉)瓷制作记忆的再认识》 张汝福

《马未都谈瓷之色 四时佳兴与人同——仿生》

《瓷器化妆土工艺的产生与发展》秦大树

《当阳峪窑绞胎瓷的传承与发展》 黄皇

《洛京遗珍:青龙山人藏巩县窑陶瓷》 青龙山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流动的美”:这款宋瓷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黄河的波澜壮阔-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