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佛音梵相海上来

时间:2019/11/29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肖伊绯/四川成都


伏波山造像,崖侧释迦

  据相关文献记载及东汉至南北朝早期佛教文化遗物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早在汉代佛教就已传入广西地区,到唐代中后期时,桂林佛教空前繁荣,成为我国南方佛教中心之一。公元817年,印度高僧觉救曾来到桂林,传经布道。而比觉救更早,公元750年,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在五次东渡失败后,在桂林开元寺传经讲法长达一年,之后再次东渡,终于成功。基于鉴真东渡的重大历史意义,漓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输入日本的重要站点。

伏波山造像,释迦本尊

伏波山造像,崖侧菩萨

李寔造像题记

桂林伏波山还珠洞摩崖造像群

桂林西山观音峰的初唐李寔造像

  早在1300多年前,印度佛教文化就早已经南海、进珠江、溯漓江进入中国腹地,悄然形成了一条佛教传播的海上通道。佛教在桂林的大力传播,所遗留的佛教摩崖造像,有纪年题记的可上溯至唐调露元年(679),已然成为这条佛教传播海上之路的明证。由此可见,桂林在佛法西来与佛法东传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桂林在中国文化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也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历史因素,桂林的佛教摩崖造像众多,成为仅次于巴蜀地区佛教摩崖造像的我国南方第二大佛教摩崖造像群。此处造像大多为唐代各时期的作品,初唐、武周、盛唐、中唐、晚唐各时期俱有作品存留。这些造像大者高约两米,小者仅二三十厘米,皆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质状况而开造。

  这些造像虽然没有北方佛教造像的宏大规模,但形态各异,独具特色。桂林的山体大多为纯石灰岩,崖石质地坚硬,也为摩崖造像的保存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桂林境内,目前已知的开造年代最早的造像,是位于西山观音峰的初唐李寔造像,为一龛三尊,中为卢舍那佛像。两旁为菩萨像。佛像坐高一米有余,佛面圆长端重,耳长至肩,鼻梁略高,目形扁长而温肃,口含而唇微翘,表情和顺。右臂饰钏,右手取触地印,左腕戴镯,左手取定印。衣襟斜披,薄衣透体,袈裟简朴,袒露右肩右胸,肩圆胸实,肌肉匀称,腰腹紧缩,二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身后浮刻莲瓣形背光。两旁胁侍菩萨头戴花冠,颈佩饰环,面长颐方,肩宽腰细,全身大部裸露,仅一帛由肩斜披腹下,均侧身向佛,端坐于有梗莲蓬台上。在像龛的左下方,有造像题记为“大唐调露元年(679)十二月八日,随太师太保申明公孙、昭州司马李寔造像一铺”。整龛造像雕刻刀法简练,线条流畅优美,且又粗朴洒脱,是桂林摩崖造像中的珍品。

  不难发现,桂林西山观音峰的初唐李寔造像,与同时代中原地区的造像风格,有着较大差异。这种“薄衣透体”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佛教初传中土时北朝造像中曾经流行一时的“曹衣出水”造型,这种源自印度马土腊造像风格的造型,在六世纪时曾风靡中国北方地区。但及至七世纪,初唐时期的北方及中原地区,佛教造像又渐变为衣纹厚重的风格。也即是说,在这一时期,出现桂林西山观音峰李寔造像这样的风格,是非常罕见的。因为李寔造像依然基本遵循着源自印度马土腊造像风格的造型,而佛像头部却又呈现出了唐代风格。这一现象说明,时至唐代初年,历史悠久、始于汉代的桂林佛教,可能受南方海路传入的影响更大,国内北方及中原地区的佛教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也正在逐渐融入进来。

  概观而言,桂林佛教造像以唐代为主,其次是宋代遗物,大多因山就势开龛造像。由于桂林的山石多裂隙,故而造像场面不大,龛窟小巧单纯,多为一龛三尊,又有一龛五尊、七尊、十一尊的,其内容也较单纯。以佛传、佛本生的故事为主要题材,大多中为佛像,两旁为菩萨及供养者,突出主像。主像多为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及送子观音等。桂林佛教摩崖造像大都在名山胜地,它们融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于一体,与山石林泉相映成趣,成为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其中伏波山的吕祖洞、还珠洞和千佛岩,存有晚唐佛教摩崖造像36龛239尊,是广西境内现存最为集中的唐代摩崖佛教造像群。

  伏波山中的佛教摩崖造像,最具唐代的造像风格。其共同的特点是:面形长而丰满,神态温和慈祥,耳垂至肩,宽胸细腰,身材清秀袅娜,袈裟轻薄贴体如出水状,斜襟飘逸。唐宣宗再兴佛教后,伏波山成为桂林摩崖造像最为集中之地,共有造像36龛、239尊,多为晚唐时期的作品。

  在还珠洞内有释迦牟尼佛的旃檀佛像,华严三圣及西方三圣像,这些造像面容慈祥,身材高挑,体态适宜,袈裟轻薄,线条流畅,已渐露汉人之相。千佛岩则在伏波山腹,与还珠洞相连。因造像繁多而得名,“千佛”极言其多,这里的造像,多为晚唐作品,面目清癯,服饰简朴。千佛岩造像有的尚未完成,仅初具坯体;其中也有不少雕刻精湛者。

  在临江的崖壁上,有龛观音菩萨浅雕造像,像高约两米,头戴繁密花簪和宝珠花冠,正中有一小化佛,冠旁的宝缯下垂至肩向外飘扬。菩萨面形长圆,神态和善,鼻梁较高,眉如细柳,樱桃小口,头后有两重火焰形头光。细颈蜂腰,胸腹平坦,四肢修长,裸臂,戴项饰、臂钏及珠状手镯。右手下垂提净瓶,左手略举系衣带、帔巾,薄纱透体,衣褶流畅呈U字形,身披璎珞宝珠,腰束罗裙,衣带飘举。两足丰圆外展,亭立于莲瓣基座上。整龛造像,刀法细腻娴熟,形象优美,轻盈潇洒,给人以一种婀娜多姿的美感。在造像旁有“桂管监军使、赐绯鱼袋宋伯康,大中六年(852)九月二十六日镌”的题记。

  以伏波山为代表的桂林佛教摩崖造像,始于唐代,主体营造皆在唐宋两代。应当说,在造像仪轨与基本样式方面,是严格遵循佛教经典及教义的;但在艺术风格上又与中国北方及中原地区造像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带有较明显的印度本土造像痕迹。即便此处的造像大多是晚唐时期作品,却仍与初唐时期的西山观音峰李寔造像,有着某种微妙的默契,体现着印度佛教由海路南传而来的别样神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佛音梵相海上来-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