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清晚期石雕麻鼓

时间:2020/7/3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周小丽/安徽石台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的这首田园诗描绘出了一幅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夏日农忙图。说起绩麻,就不得不提到麻鼓。麻鼓,又叫麻线鼓、绩麻砣,是捻麻绳用的工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到夏日,母亲就会将经过浸泡的苎麻剥下麻皮,用麻刀刮掉硬质木皮(刮青),获得生麻。将生麻再泡在水里脱胶变软,晒干后,要将麻皮一丝丝分细,这就是绩麻。在将麻皮分细的时候,需要用麻鼓将麻皮压住,所以麻鼓的重量,要刚好可以方便地抽出麻丝。

  笔者一藏友热衷于民俗用品收藏,在他的一屋子藏品中,笔者看到了一枚麻鼓(见图),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是一枚清代晚期的石雕麻鼓,底部直径约5厘米,小巧可爱,一掌可握。圆形的鼓面,正中凿出方形的凹坑,既契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阴阳学说。同时小小的凹坑里放入草木灰或者滑石粉,搓麻绳的时候用手指蘸灰,可以防滑。麻鼓采用麻石雕琢而成,鼓身遍布着浮雕的芍药花和铜钱印,象征着富贵花开。麻鼓的正面还雕刻了两位翩翩起舞的少女和一只绽开籽实的石榴,寄寓着多子多福。整个器型古朴雅致,寓意美好。

  我国很早就有绩麻的记载,《诗·陈风·东门之粉》:“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国语·鲁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使用麻鼓的历史可能还要早。麻鼓一般用木、石、陶、瓷制作,有扇形、鼓形、方形等多种。其器身多融入民情风俗和吉祥纹饰图案,如花草、龙凤、蹲狮、麋鹿、猿猴等,以线造型,线面结合,富有雕塑感,质朴方峭而又圆畅流美。

  时光流逝,农家捻麻绳的人少了,麻鼓自然也成了闲置。在过去,它们大多成了不起眼的杂物,被人家扔在角落或置放在窗沿上几十年,被岁月遗忘蒙上一层灰土。如今麻鼓历经时光的打磨和洗礼,逾显古韵雅致。它低调古朴,内敛不张扬,尺寸大小恰好能玩之于掌。除了捻麻线的用途,观赏价值也很高,尺香插底座、烛台座、茶道壶承、茶宠、茶杯底座、文房镇纸、禅底座……搭配起来都极为古朴完美。过去农家的常用物品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追忆乡愁的收藏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晚期石雕麻鼓-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