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国宝“师伯盨”铸造来历解读

时间:2018/9/25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金铃桥


  先秦贵族社会青铜容器中,与盛肉类的鼎相配、专用于置放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类,除了常见的簋之外,还有盨。盨的形状和簋近似,都是口微合,腹略鼓,两侧有耳,下设圈足。区别在于,簋为圆体,而盨为椭方体;早期的簋有些无盖,而盨则必有盖,且盖可以却置使用。盨这种器类出现在西周中期,比簋晚得多,应当说是从簋形演变来的,所以有的盨在铭文中即自称为簋。盨的出现,反映了古人重食器、讲究器型变异的风气,在实用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所以,盨在春秋中期以后便消失了,流行时间较短,故留于后世的数量也远少于簋。
  在宁县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只西周晚期的盨(见图),出土于甘肃省宁县湘乐乡谢家村,为国家一级文物。器高16厘米,连耳横宽33.7、纵15.4厘米。圆角椭方体,深母口盖。盖顶正中起一圆突,四矩式盖钮,仰置后四矩为足成另一盛器。腹鼓而浅,双兽首耳。圈足外侈,四侧有拱形缺。盖顶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盖沿及口沿各饰一周日月盾纹,盖面及腹部饰瓦棱纹。造型稳正庄重,纹饰清晰典雅,锈色匀布,保存完好。

  此盨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的铭文。腹内底二行6字铭曰:“师伯作中姞尊”。盨铭中的“师伯”,当为西周王朝封派在某地的一位军事首长。“中姞”即“仲姞”,贵族妇女名。商周时代姞姓是个族系繁盛、分布较广的古老部族,尤其在关陇地区,影响非常之大,曾与姬姓周族长期通婚。广义的“尊”为青铜容器泛称,许多不同类型的酒、食器都可称之。盨铭中的“仲姞”,很可能就是师伯的夫人。盨铭言师伯为其夫人仲姞作器,这也是西周、春秋时期普遍使用的一种器铭格式。

  器出陇东宁县,该地属古豳国领域,乃周民族曾长时期作为活动中心的归邦故土,南与古密须国地域相接,为西周王畿在西北方向的重要门户,防御戎狄入侵的枢纽屏襟,战略地位相当突出。在这一带出土与姞姓通婚的西周军事贵族的青铜重器,应当说是很合乎逻辑的事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国宝“师伯盨”铸造来历解读-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