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清乾隆礼部造“太医院印”

时间:2019/6/13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郑学富/山东枣庄


图1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枚清朝“太医院印”(图1)。印面7.7×7.8厘米,通高10.8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图2)有阳线宽边框,铸满、汉两种文字:汉文仿古篆,右上起顺读“太医院印”;满文为篆书体,左上起顺读。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的刻款:“太医院印 礼部造 乾隆十四年正月(某)日造 乾字一千八百三十一号”(图3)。

图2

图3

  太医是专为帝王、皇后、嫔妃和官员看病的医生。黄帝时有岐伯,管理宫廷医药的相关事情。周朝设有医师、上士、下士为帝王及卿大夫行医治病。秦汉时设有太医令等官职。唐代、宋辽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金朝时始称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明清时期,太医院的职能更加完善,除了负责宫廷人员的看病诊治外,还要负责皇帝有关医疗事务诏令的贯彻落实、医生的培训考试等工作。《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医院为五品衙门,设院使1人,相当于院长,“初制正五品,宣统元年升正四品”;副职2人,称“左右院判,初制正六品,宣统元年升正五品”;有御医13人,“初制正八品。雍正七年升七品,给六品冠带。宣统元年升正六品”;吏目(官名,与医士类似)26人,医士20人,医生30人。“院使、院判掌考九科之法,帅属供医事。御医、吏目、医士各专一科。”清初太医院按明代旧制共设十一科,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咽喉科、痘疹科。嘉庆二年(1797),将咽喉与口齿、痘疹与小方脉各合为一科,遂成九科。嘉庆六年(1801),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道光二年(1822),由于认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从而废止针灸科。同治五年(1866),将原来的伤寒、妇人两科,归入大方脉,加上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科,共为五科。

  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侍直,即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各以所业专科,分班入宫,轮流侍直。“掌分班侍直,给事宫中曰宫值,给事外廷曰六值。西苑寿乐房以本院官二人值宿。”光绪十三年(1887)议定, 西苑(现中南海及北海)寿乐房,每日须有两名太医院官直宿,药库的库掌、笔帖式等,遇差传唤;乾清官御药房,每日由太医院大、小方脉二科各一人直宿,以供进御。此外,文武会试、顺天乡试,“由院遴选通晓医理之大方脉科、疮疡科各一人,申送委用”;刑部监狱,“由院选派医生二人供役,每月给发药价银米。效力满六年,割回到院,升授吏目”;凡诸王、公府及文武大臣,外藩、公主、额驸及台吉大臣和军营需医,太医院要奉旨差官医治。

  太医地位虽然尊崇,但是“伴君如伴虎”,民间有“太医难当”之说。清初太医院医官除看病处方外,还要为帝王煎药。《太医院志》记载:“凡烹调御药,本院官请脉后,开方具本奏明,同内臣监视。每一剂备二服,合为一服。候熟,分贮二器。本院官先尝之,次内臣尝之。其一器进御。”为皇帝煎烹御药,太医与内臣要一道监视,待药煎好后,分别倒入两杯中,一杯先由主治御医先尝, 后由院判、医官、煎药太监依次饮尝。另一杯则进呈皇帝服用。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按照常例,皇帝得病,每天太医开的药方都要分抄给内务府大臣们每人一份,如果是重病,还要抄给军机大臣一份。”御医整日小心翼翼,谨慎从事,如履薄冰。如果方子难以奏效,太医轻则遭到申斥,重则受到严厉惩处。

  清朝时期的太医院原设在北京东江米巷,大门向西,上悬挂红底黑漆字“太医院”匾额,左右两侧分别为土地祠和听差处。院内有大堂五间,悬挂康熙皇帝赐御医黄运的亲题诗文:“神圣岂能再,调方最近情。存诚慎药性,仁术尽平生。”作为太医院院训。大堂之左有南厅三间,为御医办公之所,右有北厅三间,为吏目办公之所。大堂后面是先医庙,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的塑像,还有药王庙,供奉嘉靖年造的铜神。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将东江米巷改名为东交民巷,成为使馆区。太医院几经辗转,在地安门外皇城根兵仗局东建立新的办公衙署。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乾隆礼部造“太医院印”-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