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佛像鉴别的几种实用方法

时间:2020/7/19 文章来源:欢喜不遥远


  佛像时代风格的辨伪

  不同角度的鉴定方法各不一样,对于辨伪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其中,时代风格对于辨伪最为重要。

  什么是风格?简而言之指佛像整体和局部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样式。当我们看到一尊佛像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它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样式确定它的时代和风格。对于专业的鉴定者而言,一般观察一眼鉴定的对象,就大致可以确定它的时代和风格。但是它是否真的是历史上某时或某地制作的佛像呢?接下来我们就要调动大脑中已经贮存的各时代佛像艺术特征的印象,对着鉴定的佛像一一对应分析,从上到下,从前到后,还要看背光和佛座,寻找疑点和破绽。

  一般来说,如果是新仿和伪造的佛像,其各部位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样式基本与所仿时代佛像相差无几,这是造假者追求的基本效果,比较容易达到,否则就不能达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目的,进而获得经济利益。

  因此,我们在鉴定时千万不能停留在“形似”的认识水平上,而要继续从“神韵”的艺术高度去认识和鉴别。因为新仿和伪造的佛像做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不那么容易,千百年的历史鸿沟一般是造假者难以逾越的。那么,什么是“神韵”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气韵”“气势”“气息”,它是力和美的结合,也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文化气息。

  从时代来讲,唐代佛像神韵饱满,宋代朴实自然,元代粗犷,明代柔美,清代僵板;从地域来讲,南方佛像神韵温和华丽,北方淳朴粗犷。但是这些时代和地域“神韵”一般人很难理解,要靠经验积累,甚至是悟性才能很好地把握。这应是佛像鉴定,也是一切文物鉴定中最难达到的境界和要求。

  最后,如果我们认为一尊佛像在“形”和“神”上都符合历史风格特点,那它就可以定为真品,否则就是仿品和赝品。

  佛像的神格与图像的鉴别

  佛像的神格与图像,对鉴别佛像真伪也有一定的帮助。

  佛像神格,是指佛像的名称、宗教内涵和宗教功用;图像是指体现佛像名称、宗教内涵和功用的造型样式。二者叫法不同,但内容相通一致,神格是抽象的,图像是具象的,一般佛像的神格都是通过具体的图像来表现的,藏传佛教造像尤其如此。因此我们谈论佛像的神格与图像主要是针对图像而言。

  历史上,佛像图像的模式大多是千年不变,一直延续至今,有些虽有变化,但都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和地域性特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我们从图像的角度进行辨伪时,就要以这些图像模式作为依据和蓝本,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如果符合图像仪轨,就可以排除疑问;如果有违背仪轨之处,就要作为一条重要疑点看待。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一些伪造的佛像,大多会在图像上露出马脚,要么手印不对,要么装饰错误,或画蛇添足,或标新立异,背离佛像图像仪轨。因为造假者大多自身素质不高,以赢利为目的,只懂得一些雕造技法,而不懂造像仪轨,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要从图像上找出破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鉴定者掌握非常丰富的图像知识,对佛像的宗教性特征和象征意义也要有充分的认识。这方面往往是佛像爱好者和收藏者感到最头疼的事。但这方面又的确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慢慢学习积累。

  造像工艺的辨伪

  造像工艺对于辨伪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工艺主要指制作技法。佛像的材质不同,制作技法各异。如金铜造像就包含有选材、铸造、施金、镶嵌和封藏等多种工艺;木雕造像有彩绘和施金等工艺;陶瓷造像有制坯、烧造等工艺;夹纻造像有髹漆、彩绘等工艺,等等。

  对不同材质的工艺特点,我们首先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更要对各种工艺的时代和地区特性,以及艺术表现有充分、全面的认识,要了解其普遍性,更要掌握其特殊性。

  如金铜造像的用材,在中原地区的辽宋以前,一般造像都用青铜(铜锡铅合金),颜色发红,而辽宋以后多为黄铜(铜锡铅锌合金);西藏中部地区历史上习惯用红铜,而在西藏西部地区多用黄铜。

  再如金铜造像的镶嵌工艺,在中原地区主要流行于清代,用于表现佛像的衣纹;在西藏地区自始至终都有流行,而早期和晚期尤为突出,早期主要流行于藏西地区,习惯用银嵌眼珠,用红铜镶嵌衣纹,晚期主要流行于一些仿古风格造像上,一般用银和红铜镶嵌衣纹。

  还有如施金,历史上主要有两种施金技法:一种是镀金,属热处理技法;一种是泥金(又称漆金),属于冷处理技法。这两种施金技法历史上在西藏和中原地区都很流行,而且在流行的时间和地域上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西藏地区,早期造像、藏西地区造像和晚期的仿古造像,都习惯在面部泥金,身上不施金,而其他时间和地区普遍流行全身镀金之法。

  在中原地区,早期造像普遍采用镀金技法,而泥金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如清代宫廷“六品佛楼”中的造像“鎏肉不鎏衣”,采用的就是泥金技法。

  佛像的封底也是一种工艺,主要流行于藏传佛像中,具体体现为固定封底盖的方法和底盖上的刻画图案。在西藏地区,佛像封底一般采取包底法,而在内地的宫廷和民间,佛像封底一般大多采用剁口法。

  其他材质佛像的工艺也都有特点,不能尽述。了解了各种工艺的时代和地区特点,以及艺术表现,我们就可以作为辨伪的依据。如果一尊佛像工艺上符合传统技法,符合传统艺术表现,那我们就可以判定它是真品,否则就是仿品和赝品。

  纹饰和铭文的辨伪

  佛像上的纹饰和铭文,也是辨伪的重要依据。

  佛像上的纹饰常见有各种植物纹、鸟兽纹和几何纹等,通过錾刻、镶嵌和铸造等不同的工艺表现出来。由于这些纹饰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区特点,是不同时代和地域人们审美情趣的真实体现,所以它们对于鉴定佛像的时代、风格和真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般来讲,真品佛像上的纹饰自然流畅,与佛像的整体风格完全吻合,而仿制伪造佛像的纹饰多不自然,或呆滞僵板,或绵软无力,缺乏时代气息,二者区别十分明显,不难分辨。

  佛像上刻铸铭文,历史上也十分盛行,而且十分普遍,在汉藏佛教造像上都很流行。从历史上看,铭刻内容有纪年、施资人或工匠姓名、造像目的等;形式有阴刻、范铸和镶嵌等;文字有汉文、藏文等;字体有楷书、隶书、篆书等。这些看起来比较复杂,但也很有规律性,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点。只要我们掌握了各时代、各地区佛像铭刻的内容、形式、书法风格、刻铭位置等,就不难从铭文上进行真伪鉴别。

  如明代永宣时期宫廷制作的佛像,一般在座前阴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铭款。但作伪者不懂历史规制,往往错误百出:或位置错误,刻在了佛像背后;或内容错误,刻成了“大明永乐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或形式出错,采用了铸款。

  在这些内容中,文字风格尤为重要,因为其他的内容可以模仿,而时代风格难以模仿。所以我们鉴别佛像铭文时,一定要认真体会文字的风格和历史神韵,这样才不致被形式迷惑,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借鉴其他传统辨伪方法

  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传统的、适用于所有文物鉴定、辨伪的方法。

  一是看包浆。“包浆”是过去古玩行里流行的行话,它指的是文物表面自然或人为历久而形成的一层保护膜。佛像材质不同,包浆也不一样。包浆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只能笼统地说老或不老、好或不好、自然或不自然,但它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无法描述,要靠实践经验去体会。

  二是掂手头。古代的文物,也包括佛像在内,因制作年代和地区的不同,工艺技法各异,制作出来佛像的重量也不一样,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中原地区早期金铜造像,铸胎厚,手头一般较重;西藏西部地区佛像铸胎薄,手头一般较轻;而古代的木质佛像经过岁月的风干,丢失了水分,手头普遍较轻。佛像的重量有当时制作时形成的规律,也有经过漫长岁月后形成的规律,一般作伪者不知其中规律,很容易在这方面露出马脚。

  当然也有一些钻营者明白此理,如他们用老建筑拆下的旧木料,雕制木佛像,木质的老化和重量无可置疑,可以蒙混过关,但雕工极其粗糙,终究难逃明眼人法眼。

  三是闻气味。大部分的物质都有气味,老物质有气味,新物质也有气味,但是材质不同,新旧不同,气味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真正的文物它的气味是自然的,如寺庙中供奉的各种材质的佛像,由于经过了长时间香、油熏染,都带有一股陈年香、油的味道。

  再如一些石雕造像,因其大多为出土文物,都带有明显的土腥味,尤其是往上面浇点水后,这种气味更浓。而仿制文物的气味就不一样了,它们在做旧时采用了一些速成技术,虽然达到了表面要求的效果,但所用技术和材料都会留下气味,一种不自然的、刺鼻的气味。

  如我们经常碰到一些仿制的铜佛像,会发出酸臭的气味,那是作伪者为了给佛像做旧,采用化学原料导致的结果;还有一些仿制的铜像有很浓的烟熏味,那明显是作伪者采取了速成的烟熏技术。

  类似的传统辨伪方法还有一些,此不赘述。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不依靠理论,而是要靠实践,属于经验的范畴。

  佛像辨伪是一个综合鉴定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在科技发达,仿制作伪技术高明,而且不断推陈出新,这就更需要我们时刻警觉,经常不断地考察艺术品市场,多看仿制伪作实物,及时了解仿制作伪的信息和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鉴定中处于主动,不致被假冒伪劣制品迷惑,才能保证我们的鉴定和收藏不出差错。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佛像鉴别的几种实用方法-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