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

上一页
1/111页 共3289

古玉器收藏浅谈

时间:2017/6/8 文章来源:法制晚报 文/蔡国梁


  高古玉器一件难求,坊间、市面几乎全是仿品,不是染色就是烧烤的,一些老前辈级的玩家,出手的也是仿品,能拿出一件老提油的宋、明玉器,已很稀奇了,所以当时的商家、玩家、收藏家均想买到老三代、战国、汉代古玉,以至于仿品充斥市场,因为古文物的知识许多人缺乏,所以仿品的生意也卖得很好。

  买多了也就产生怀疑。怎么会有那么多相似的东西?好像是工厂生产制造的,追根究底的结果,才知道所收藏的古玉几乎都是仿品,人一受到刺激、上当、受骗,会不断反省、思考,因此就会产三种人,第一种人失望到底,不承认坊间会有古玉,从此不再踏入古玩。

  第二种人改玩明、清白玉,他们的观念是“起码收到的是件白玉”,话虽不错,可是渐渐的,这一票人收藏的白玉,讲究越白越好,我的比你的白,你的又比他的白,到最后以白取胜,不讲究玉质,殊不知18世纪流传到现在的羊脂白玉,也会泛黄。

  现在就更离谱了,收藏家不像是收藏家,玩家不像是玩家,倒像是商场炒作者,一些青海料、俄罗斯料,甚至南阳玉、东凌玉也拿出来炒作,把价钱抬到天,到时又会像水晶一样,不知谁会是最后一只老鼠。

  第三种人就是不服输的人,因为不服输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只要不耻下问,就是“求知”的精神,就这样一问、再问,如果得不到答案,就会查阅相关书籍,或到博物馆参观、解惑,渐渐有了古玉的基本知识,再买古玉时,就不会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如果再有兴趣一步一步走下去,看多了见识就广,不出十年就可成为收藏家,这一类人是值得尊敬与学习的。

  另外还有一种人就是从不认错,明明是仿品,嘴巴却硬得很(心里如何想就不得而知),还跟人介绍他收藏的古玉,雕工如何如何的好,玉质如何如何的好,年代如何如何的好(说不定在找下一个老鼠),这一类人牵涉到人品,不宜多作陈述。

  说了这么多是要告诉各位,收藏古玉的普遍历程,由极盛到衰落,再到极盛,每个收藏家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前面说过的老前辈收藏家,他们往往把提油当沁色,这不能责怪他们,因为那时古玉知识浅薄,常把宋、明仿战、汉的古玉当成到代的真品,也因为他们的带领,新一代收藏家进入古玩领域,其功劳还是不可磨灭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古玉器收藏浅谈-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