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

上一页
1/111页 共3289

帽花与帽子

时间:2020/8/25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杜浙泉/山东青岛


图1 玉石帽花

  我藏有三枚奶奶和曾祖母用过的帽花,其中两枚为玉石质(图1、2)、一枚为玛瑙质(图3),均若拇指大小;背面均为平面,正面则凹凸在1.5毫米之间;中部或四角各有4个比针孔略大的象鼻眼儿。帽花做工比较细腻,线条柔和,只是至今尚未“破解”雕刻图案为何物。

图2 玉石帽花

图3 玛瑙帽花

  “帽花”,即妇人帽子上的装饰品。说起帽花,当然要提到帽子。在古代,中国妇女并不戴帽子,女子长到15岁,便开始“束发戴笄”,亦即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故此“束发戴笄”一词,又指年满15岁的女子。然后,再用一块“头衣”包扎定型,即是说,以专用的头巾裹起头发;这“头发之衣”便被叫做“巾帼”,后来成了妇女的代名词,所谓“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即由此而出。

  中国女人普遍戴帽子的状况是从清朝开始出现的。话说若干年前,分布在现今东三省、尤其黑龙江省兴安岭一带的女真人,也就是三百多年以后形成的满族人,因当地冬季高寒奇冷,为生存、生活,女人也戴着捂耳朵的毛皮帽子,跟男人一道,伐木耕作,狩猎捕鱼。

  1644年清兵入关以后,便把这个习俗“引进”中原大地乃至南方,在流行之中经过改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帽子,于是汉族妇女尤其老妪,便逐渐有了戴帽子的习惯。还有一说:胶东半岛北部较早“接受”此举,因为这里与原为满清属地的辽东半岛虽隔海湾相望但重兵防守;成为“大清帝国”的“一统天下”之后,帽子便“穿越”渤海湾,由北向南“漂”过来。

  女子讲究保持发型,即使是老妪也有爱美之心;所以她们的帽子形状不同于男人的瓜皮帽,一般顶部稍大,帽口儿是收拢的,不紧不松——这样帽子的顶部和周围就能与头发保持一定空间,使得发型不至被压扁。至于其材质、颜色,多为薄、厚不一的黑绒。可以说,作为一种装饰物,帽花是“应帽而生”的,其确切的称呼当为“帽饰”,而“帽花”则系民间对其俗称;由于它有“识别”帽子前、后的作用和“鉴别”帽子是否戴歪的“功能”,故此又有“帽正”之雅号。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帽花与帽子-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