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胎漆器的美 就像夜空的星光

时间:2017/1/12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杜翔翔


王伯杨天然胎漆器作品《嬗变》

  漆艺在中国有七千年的历史,与烧制瓷器和丝绸纺织共同成为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在中国,坚持用生漆这种天然树脂进行漆器制作的人非常稀少,原因 也许是作品周期太漫长了。 第十二届文博会上,青年漆艺艺术家、深圳观古楼的非遗传承人王伯杨携带用天然大漆制作的茶器、酒器、文具,手镯等漆艺作品登场,这些天然胎漆器制作精巧雅 致,让人爱不释手。

王伯杨天然胎漆器作品《冥王星》

  传承及弘扬天然胎漆器

  王伯杨的天然胎漆器作品崇尚自然,他认为,天然胎漆器这一古老的手艺,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是在人与自然取得平衡的理论上制作的,是符合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

  王伯杨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研究了广西本土以及各地的柚皮胎漆器、葫芦胎漆器、天然瘤木漆器、天然灵芝漆器、椰壳胎漆器、竹根胎漆器、牛角胎漆 器、骨(贝壳)胎漆器等胎体结构为自然形态的各式漆器,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漆器都有一个或数个共性,即“直接以天然动植物的根茎、枝干、果实种皮及外 壳、树皮、硬叶以及真菌或动物性材料等非人为编织构建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天然造型的胎体作为施漆主体的漆器”。王伯杨撰写并在《中国生漆》杂志上发表 了《广西天然性胎体漆器的传承与发展》的论文,并为这一古代技艺向国家提出申请并取得了非遗项目保护,为保护和推动天然胎漆器的事业做了大量工作。

  王伯杨告诉记者,古代天然胎漆器的制作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实用为主,主要是酒水容器,工艺上简单务实,一般髹涂生漆至数层,主要是 防腐防潮,一些天然胎漆器至今广西各地还有民间手艺人能制作,例如柚皮胎漆器、竹胎、葫芦胎漆器等;但另一类文房类的,如水盂、笔搁、镇纸等就比较难以制 作,“这些漆器广西常见有,以江南较多,苏州和上海的博物馆都有收藏”。如灵芝水盂,竹节笔具等,制作上一般是掏空天然物,然后直接在内膛涂漆或刮灰后涂 漆,一般以朱、黑两色为主,风格大多走文人线路,历史实物主要以明清两代为主。

  传统基础上使胎体更轻薄

  在研究天然胎漆器的发展过程中,王伯杨发现,由于古代天然胎漆器作品与现代生活产生了脱节,也因制作周期的漫长,当代的天然胎漆器大多不能称得 上规模化制作,这种古典题材仅见福建、台湾、北京等地一些艺术个体进行创作,只有一些展览偶尔见到类似作品了。目前国内最集中的天然胎制作团体主要是王伯 杨所在的、由深圳观古楼投资的桂林天然胎漆器传承基地,他们的制作团队有五六十人,在国内漆器工业大环境下,是国内较大的漆艺群体了。

  谈及自己的作品,王伯杨说,自己以天然性胎体漆器制作为主,胎体材料以竹根、葫芦、柚子皮、灵芝、贝壳等天然性材料为主,“制作天然胎漆器,除 了要继承使用传统工艺,也要深入研究天然胎体的物理缺点,并制订合理的施漆及打磨工艺,才能完成制作。天然胎漆器制作是与自然相平衡的理论体系,胎体和漆 层是互动的整体。”

  王伯杨说,与古代天然胎漆器不同,自己的天然胎漆器在工艺上进行了很多改良与创新,胎体制作更趋于轻薄精致,而且髹漆层数也更为繁复,打磨工艺 更加成熟细腻,但也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以竹根胎漆器为例,器壁往往厚度只有一毫米,髹漆完成后的厚度也只有两毫米,制作使用手工精磨工艺后,作品轻巧 精滑,视觉效果斑斓多变;由于追求轻薄,所以我们在天然性胎体上基本不进行刮灰,以便让漆器更加轻巧,同时在髹漆过程中布置警戒色层,打磨到警戒色层就停 止深入,这样就避免了打磨过程中磨出瓦灰不美观的缺点,最后整体效果更加精美。”

  天然胎漆器作品远销海外

  打磨也是天然胎漆器创作的技术活之一,王伯杨介绍,天然胎漆器采用全器内外打磨,采用无暇级打磨,除接近胎体的一层使用生漆之后,其余全都使用更加精炼的推光漆层层髹涂,所以内外涂层达到了数十层,往往一件作品完成周期较长。

  谈及手工打磨的好处,王伯杨说,一是尽量避免磨露胎,使水分无从破坏胎体,二是色层打磨可以控制,加上形态变化丰富多彩,细滑光洁,所以天然胎漆器极为坚固耐久。

  在造型和色层布置上,由于天然性胎体的多变,王伯杨说,天然胎漆器很适合把玩,会越用越亮。如今,他带领的非遗团队所制作的天然胎漆器以茶器、酒器、手镯,文房用品等,已经出口到日本,中东、东南亚、欧美等地,深受市场欢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天然胎漆器的美 就像夜空的星光-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