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时间:2017/7/27 文章来源:新浪文化


徽州漆器成品

  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料整理编辑而成,部分来源《中国记忆丛书 大漆中的记忆》国家图书馆编。

  2008年,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其利用当地盛产的生漆作主要原料,掺以绿松石、丹砂、珊瑚、青筋蓝、朱砂等,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而制成,古称菠萝漆器。徽州漆器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传统技艺之一,早在南宋时期就闻名遐迩,素有“宋嵌徽器 ”之誉称。

中国唯一一本全面介绍漆器工艺的著作——《髹饰录》

  早在宋代,徽州细嵌螺甸漆器即以誉满全国,有“宋嵌”之称。明代隆庆年间,徽州人黄成著《髹饰录》,提出“巧法造化,质则人事,文象阴阳”等美学法则,至今对漆器工艺的发展还有参照意义。建国后,徽州漆器不断发展和创新,漆器工艺品逐渐增多。

徽州漆器工匠师傅对菠萝漆木质茶具进行“胎骨”加工

  漆器的主色是外墨内朱,高艳度,强对比,朴素中显现华美,典雅卓绝。漆胎主要有木胎、竹胎、皮胎等。漆器品种繁多,不但应用于装饰家具、容器、日用品、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应用于髹饰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漆器的装饰方法,除了彩绘,还有雕、嵌、描、刻、填、堆、戗等百余种,主要称有“脱胎漆”、“螺甸漆”、“彩漆雕填”等类。

徽州漆器工匠师傅对漆器进行“打磨”处理

  脱胎漆又叫“夹综脱胎”,是最早发展的漆器之一。它精致光滑,在漆器上画有花草和诗句,同时可以制作古庙中大型的脱胎佛像。螺甸漆亦称“嵌螺甸”,是用螺甸嵌入漆器,有人物、山水、花木和鸟兽等图形,五光十色。彩漆雕填即刻漆,它是在制作成功的漆器上填上彩色花纹,然后再进行极细致的雕刻,代表这类产品的有屏风,其雕刻的景物细腻动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徽州漆器工匠师傅对菠萝漆饮具进行“精磨”处理

  目前,徽州漆器制作的品种有镶嵌、刻漆、描金彩绘、蘑漆、堆漆五大类、产品有单幅挂屏、排屏、围屏、炕几、书橱、果盘、果盒、花瓶、笔筒、茶叶盒、床头柜、电视机柜,啤酒橱等等。漆器的色泽由过去的黑色,增至现在的天蓝、墨绿、淡绿、奶油、铁锈红、朱砂红以及淡紫、洁白等颜色。

  漆器工艺品装饰画画面不仅有四季花卉、黄山风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而且有《红楼梦》、《西厢记》、《甘露寺》、《百花亭》等古代故事的人物群像。

徽州漆器成品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安徽黄山人甘而可先生曾说,“一件漆器做起来工序多、时间长,长的要一两年,短的也有八九个月时间。”而且整个制作过程将近有上百套工序,其中主要的有(1)先按器的要求设计造型图稿、(2)选择优质木材做胎骨、(3)刷生漆找平底、(4)用面漆裱夏布、(5)刷生漆、(6)上生漆灰、(7)糙生漆、 (8)上推光漆、(9)用稠漆打埝(凸起的点状)、(10)刷推光漆、黄漆、红漆需达几十遍、(11)打磨平滑、⑿抛光。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

  正是因为对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和对徽州漆器的孜孜追求,2011年,甘而可先生的作品《红金菠萝漆大圆盒》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他本人还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非遗中国:徽州漆器髹饰技艺-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