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饰之美——兰室长物漆器撷英

时间:2018/7/29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杂志


元 广寒宫图螺钿抹角方盒 长34cm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最早的实物发现于距今七千至八千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和跨湖桥遗址等处。战国至秦汉,是漆器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各种生活用品、礼仪用品、丧葬用品等应有尽有。此时漆器主要采用彩绘工艺,也有雕刻、镶嵌、针划等等。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时期的缓慢调整和发展,漆器工艺逐步向艺术品发展,宋元时期雕漆、嵌螺钿、戗金等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明清时期漆器制作呈现出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迎来了又一个高峰。由于此时漆器制作数量大、品种多,留存至今的漆器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此外,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琉球等地都生产漆器,历史上又时常相互交流,互为影响,现存雕漆和螺钿实物中也不乏邻邦珍品。

元 广寒宫图螺钿抹角方盒 长34cm

  雕漆就是在器胎上层层髹漆,至数十层或上百层, 再用刀雕出纹饰,按所髹漆色的不同又可分为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剔犀等,为传世品之大宗。剔红是雕漆的一种,宋代多有制作,元末明初达到高峰。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器物堆漆肥厚、雕工圆熟、纹饰繁密、漆色深沉。嘉靖及以后的器物刀不藏锋,棱角鲜明,并出现了很多新造型。万历以后刀法变得拘谨。清代乾隆时大为盛行,运刀如运笔,不加打磨,雕琢更趋繁琐, 色泽鲜艳,器物向大件发展。清代后期雕工粗糙,纹饰呆板。

“元剔红花卉纹大盘”,直径32cm,高3cm。这是一件难得的双层漆雕作品,黄漆地上髹朱漆加以雕刻。上层雕茶花,下层雕海棠,盘外壁雕香草纹。这种花叠花的圆盘,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也能找到实例, “元剔红双层茶花海棠纹圆盘”,就是采用这两种花卉作为装饰,只是它的叠压关系正好相反,海棠在上,茶花在下,并且用红色与紫色来区分两种花卉。从此盘破裂处可窥见其内部构造:木胎,外面裹麻布,批漆灰, 再上漆。制作十分考究。

明 麒麟纹剔红葫芦执壶 高21.5cm

  “明剔红葫芦形执壶”,高21cm,宽19cm,金属胎,壶身呈葫芦形。雕漆中的葫芦形执壶较为稀少,笔者仅在洛杉矶郡立博物馆见到过一件明代晚期的剔黑执壶,另外故宫博物院发表过一件明晚期剔犀葫芦形执壶。此件剔红执壶上部雕花卉纹,边缘用回纹及莲纹间隔,下部开光内雕麒麟纹,开光外雕花卉纹。壶流及把手部位雕花卉纹及回纹,圈足部位雕两圈相对的仰覆莲纹。此壶造型独特,花纹繁多,有些花草与传统漆器上的纹饰很不相同,弥漫着一股乡野之气,且剔刻风格犀利,未经打磨,应该是明代中晚期一件传说中的云南雕漆。虽然现今能判别的“云雕”器物尚有一些,但大多为盘、碗、盒之类,这样的剔红执壶实属罕见。

  剔犀是雕漆的一种,制作方法是用两种以上的色漆逐层堆髹,然后用刀剔刻出有规律的几何或花卉图案。无论从考古出土还是传世的实物来看,剔犀器在宋代就已相当流行。其外观可分朱面、黑面或紫面等,间以它色,纹饰则以香草纹、云纹、回纹、剑环纹等最为常见。

  “元杨茂款朱面剔犀盒”,直径11cm,高3.8cm。盒平顶,直壁,盒内及底均髹黑漆。盖面雕云纹,从斜刀口看,底层至顶层,有黄、黑、红、黑、黄、黑、红……色漆间隔共达十八层,制作非常精美。尽管底足边上“杨茂造”针划款不一定可靠,但是元末明初特点明显,不失为一件珍品。这种三种间色的剔犀器物十分罕见,国内博物馆未见有发表实物。笔者仅在大英博物馆库房看见过一件相似的圆盒,但盒盖雕香草纹,色漆层达26层,从漆质分析,可能是日本后来仿宋元之作。

  “明黑面剔犀长方盒”,盖面雕云纹十二朵,盖顶为两组相对云纹,黑面间朱漆,雕刻规整,布局端庄而大气。这样大朵的云纹装饰在晚期的剔犀器中找不到实例,而且盖顶周边一圈八朵云纹都是盖连边设计,其年代至少可以上推至元末明初。当然,盒子的金属搭扣应该是后配的。

明 刀马人物螺钿几 高51cm

明 刀马人物螺钿几 高51cm

  螺钿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已采用蛤、蚌之壳来装饰漆器。后世的“软螺钿”工艺成熟于宋元之际,因其螺片细薄,做工精巧别致,很快成为螺钿生产的主流。其做法为:先将螺壳浸软,打磨成薄片,根据自然色分类并切割成不同规格的备用料,然后在完工的木器上,用刀挖铲出花纹轮廓,再用生漆调面糊,涂在需要嵌饰的部位及螺钿的背面,嵌入螺钿,使之与漆面持平,再罩透明漆加蜡刮平,使螺钿与木器之间不留下任何缝隙。明清时期螺钿工艺空前发展,达到了高峰。此时的特点为:嵌饰饱满,精细华贵,螺钿色彩格外美妙,当时可能采用鲍贝壳作为螺钿的材料,并多加金银片屑,具有青、黄、蓝、赤、白等五色,在乌黑的漆地上,精刻细磨的螺钿薄片如繁星般闪烁,绚丽夺目。

  “元黑漆嵌螺钿广寒宫图捧盒”,直径21cm,高14cm,是一件早期螺钿漆器。盒盖装饰广寒宫图案, 盖的左上方为广寒宫,刻有“广寒清虚之宫”字样,右边为桂花树。中间主体是各种人物,表现了唐玄宗在吕道士的引导下夜游月宫,嫦娥出宫接驾并以仙乐相迎的情景。人物用整片雕刻过的钿片镶嵌而成,除三位主角外,另有乐手十一位,侍从三位,按照身份,服饰、神态各有不同。下面的牌楼上刻着“丹桂坊”三字,左边是月兔在捣药。盒边开光内装饰人物故事图案,开光外嵌团花纹锦地图案。器物周边用金属丝缘边,以加固胎体,这与史书记载的螺钿制法完全吻合。

 

元 广寒宫图螺钿捧盒 高22cm

元 广寒宫图螺钿捧盒 高22cm

  元代螺钿漆器除元大都遗址出土过一片“广寒宫”盘残片以外,国内博物馆藏品中非常稀少,目前公立博物馆仅故宫博物院发表过两件,浙江省博有一件陈列, 其余均流散于海外。(作者/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 包燕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雕饰之美——兰室长物漆器撷英-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