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漆器:佛教特色浓重

时间:2019/3/20 文章来源:文玩百科录


  唐代佛教文化昌盛,漆器中的夹苎工艺也用在了制作佛像上,因此出现了漆夹苎胎佛像等大型的漆器。实际上,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兴起了制作夹苎造像,又称干漆造像,亦即脱胎像。由于这种造像轻便,容易载行,不怕日晒雨淋,很受佛教徒的推崇。

  唐代制作夹苎造像具有很高的水平。据唐书·武后本纪》记载:“垂拱四年,作明堂,命怀义作夹苎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这样大规模的造像,没有很高的技巧是很难完成的。据文献记载,唐代扬州大云寺和尚鉴真东渡日本时,就将夹苎制漆法带到了日本。他的弟子也为鉴真造了夹苎漆大像。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高宗曾敕选长安大慈恩寺200多尊夹苎佛像。在现存的唐代夹苎造像中,比较有名的是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高达99厘米的夹苎佛像。除了佛像,唐代还将夹兰制漆法用于建筑用瓦。

  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时期在洛阳建筑高大明堂,为减轻屋顶承受力,创造了“刻木为瓦,夹苎漆之”的漆瓦从为数不多的考古发现以及文献记载看,唐代的漆器制造业还是非常发达的。

  据唐代崔致远《进漆器状》(《唐文拾》卷三十六)记载:“乾符六年供进漆器一万五千九百三十五事。”在唐代漆器中,素色漆仍是主流,有黑、朱、金、绿沉漆等,文献记载还有一种“退红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唐代漆器:佛教特色浓重-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