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一页
1/175页 共5206

上海首个弄堂博物馆“怀旧风”留存“老上海”记忆

时间:2018/2/22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 (记者 许婧 康玉湛)距离上海传统商业中心南京西路仅百余米的上海市静安区西王小区弄口,开出了上海首个弄堂博物馆——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

  开馆仅3天,就引得无数市民到此追忆自己过往的“芳华”。


图为观众在观展。 康玉湛 摄

  这座颇具特色的博物馆,摆放的是从居民家中征集来的各种不同年代的老上海物件及百姓生活用品,主要通过展板、照片、实物以及短片等形式,展示海派弄堂文化和关于“老上海”生活的集体记忆。

  蝴蝶牌缝纫机、老大房八仙盒、上海益民食品厂什锦饼干铁皮盒、卡带录音机、BP机、各式粮票和乘车月票……极具年代感的展品勾起上海市民潘先生浓浓的“怀旧感”,“看着这些既有年代感又有怀旧感的展品,很亲切,对这些老物件我印象比较深,包括这种石库门建筑”。


图为展出的上世纪90年代的“大哥大”、BP机等。 康玉湛 摄

  始建于1911年的西王小区,是一处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式安妮女王风格建筑群,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也曾是西王小区的一名住户。如今,这里12幢花园里弄仍保存完好,弄堂博物馆清水红砖的外墙风格维系着小区的历史风貌。

  “这几天的观众说的最多就是‘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博物馆工作人员黄小姐介绍说,展品都是周边居民捐赠的,并且会定期更换,正在展出的是最初收集到的一些展品,每个月还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更新一些不同的内容,


图为展出的老大房八仙盒。 康玉湛 摄

  慕名而来的上海市民王先生有浓厚的上海情节,对上海的建筑和上海风情情有独钟。他对记者说,博物馆能看到上海人以前的生活情况,更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很有意思。

  南京西路的另一端是繁华的南京东路,坐落在此的上海市百一店同为优秀历史建筑,年逾八十的老店经过半年整修“新开”。在寸土寸金的南京东路商圈,上海市百一店辟出近800平方米设立“弄堂”主题区打造“100弄”,潜心挖掘老上海元素,唤起沪人儿时记忆。


上海开出首个弄堂博物馆,展示海派弄堂文化和关于“老上海”生活的集体记忆。 康玉湛 摄

  文化里弄开业的第一个展名为“上海复古生活展”,展示了收藏家郭纯享提供的80多个“三五”牌台钟、120多个搪瓷杯,以及旗袍、假领头、自行车、冰箱、面包机等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诉说着上海城市发展和生活进步的故事,参观者络绎不绝。

  在新近公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上海明确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学界认为,对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传承发扬,是弘扬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关键着力点。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看来,社区是城市文化的基础,凝结着一个地区居民的共同记忆。“弄堂”(也称“里弄”),是有别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称。上世纪中叶,上海里弄式住宅的数量曾居全国之首。但上世纪90年代后,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和开发,大片弄堂随着房屋的拆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幢幢高楼,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街道政府牵头开设的弄堂博物馆恰恰是一种从微观上留住城市记忆的好尝试。

  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所在的上海市静安区,历史建筑众多,文化遗存丰厚。根据静安区的规划,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只是街道建设“博物馆群”的试点之一。今后还将依托区内的阮玲玉故居、张爱玲故居等老建筑资源和文化名人效应,在条件成熟时把它们建设成文化展馆,供民众参观。(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上海首个弄堂博物馆“怀旧风”留存“老上海”记忆-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