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一页
1/175页 共5206

英国大英博物馆的明清宫廷造像

时间:2019/2/24 文章来源:施泳峰


明代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大英博物馆汇集了世界各个文明古国的文物艺术宝库,陈列的是各个时期人类文明的精华,以下就为大家介绍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我国明清时期宫廷佛教金属造像

  明代鎏金释迦牟尼坐像。高59厘米,青铜质地,表面鎏金,底部錾刻“大明永乐年施”款。这尊明代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是永乐年间宫廷铸造的金属佛像,体形巨大,保存完好,做工精致,分成莲座、佛像及背光三个部分。佛像的螺发高髻,顶有鎏金宝珠,面部圆润,修眉细目,双眼略向下视,鼻梁挺直,嘴唇微张,双耳下垂,耳垂中空,神态庄严和悦,端庄大方,符合汉族的审美特征。身体结构匀称,宽肩细腰,身穿袈裟,双手结印,肌肤丰满圆润,形象雄浑有力,细部刻画精细入微。端坐于莲花宝座,展现出佛祖释迦摩尼在弘扬佛法的瞬间。莲座分为上下两层,各镶嵌一周整齐的连珠纹,下部略大于上部,装饰讲究,均衡平稳,造型规范,莲花的花瓣细长饱满,立体感极强。明代的宫廷造像主要集中于永乐和宣德两朝,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由内廷的御用监负责制作,以衣饰华丽精美、装饰丰富繁缛而闻名天下,佛像金光灿烂,工艺精湛,深具皇家气派,堪为后世典范。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维持对西藏地区的统治,采取了“多封众建”的宗教政策,即广泛分封西藏僧侣中的上层人物为“国师”“禅师”“法王”等,要求他们“敦化导之诚,率民为善,以共享太平”。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派遣高僧智光和尚前往西藏,晓谕新君登基之事,并赐西藏上层僧侣印鉴和宝物,允许世袭延续,定期朝贡。受封的西藏僧侣到北京朝贡把藏族地区的牲畜、皮毛、药材、藏绒、藏香、佛像、舍利、卷轴画等作为贡品带到内地,又把朝廷赏赐的金银、彩缎、布匹、瓷器、茶叶、粮食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带回藏族地区,在这种平和宽容的氛围中西藏僧侣和民众得到了实惠,所以倾心内附,自愿称臣,从而迎来了西藏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明代实施的“多封众建”宗教政策,维护了西藏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汉族和藏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增加了彼此间了解和学习的机会,推动和繁荣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把内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带入西藏,同时又把西藏的宗教文化、佛教艺术传进内地。今天在西藏的许多寺庙内仍保存有明代皇帝赏赐的经书、法器、卷轴画和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宣德年制”的铜铸鎏金佛像以及精美的瓷器、珐琅器皿等,这些文物珍品是汉族和藏族之间民族友谊和文化交流互相影响的最好的宝贵实物证明。这尊明代鎏金释迦牟尼坐像融合了汉藏两种造像艺术于一体,尤其是宝冠、项饰、耳珰的精细程度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造型完美,材质优良,做工细致,技艺纯熟,雍容华贵,流光溢彩,是明代宫廷造像的上乘制作,具有宗教、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据大英博物馆的相关记录显示,这尊明代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是在20世纪初从西藏辗转流落海外,最终入藏大英博物馆。

清代镀金青铜曼荼罗

  清代镀金青铜曼荼罗。高46.5厘米,青铜质地,表面镀金。这尊清代镀金青铜曼荼罗的造型犹如一朵盛放的石榴花,在花坛的中央有一尊佛像,周边围绕二十尊佛像,每片花瓣上刻有两尊佛像,花瓣上还刻有各种符号,如马、大象、轮子、香炉、水罐、仗、伞、缎带、天蓬、宝石等。曼荼罗,是梵文音译,意译为“聚集”,是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曼荼罗花,在我国民间俗称“大喇叭花”,多生长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原产于印度,南北朝时期引入我国栽种,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在弘扬佛法之时,手拈曼荼罗花,下起漫天曼荼罗花雨,所以曼荼罗花在佛教中象征着宁静安详和吉祥如意,供奉曼荼罗花是佛教信众积聚福德和智慧最圆满的方法。在藏传佛教中,曼荼罗是宇宙真实的化身,是修持能量的中心,是我国藏族同胞日常修习佛法的“心中宇宙图”,代表着众生平等。1697年康熙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内设立“中正殿念经处”,负责藏传佛教事务,兼办宫廷造像的制作,标志着清代宫廷造像的正规化。清代的宫廷造像制作工艺精湛,精美细腻,体现了清代宫廷的审美情趣,代表了清代内地藏传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清代皇帝笃信藏传佛教,其中最痴迷者非乾隆皇帝莫属。一般人想要拜佛,会去寺庙,但是乾隆想拜佛,居然是直接把寺庙的大殿搬到皇宫。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雨花阁就是当初乾隆皇帝仿照西藏阿里地区托林寺的阿里古格托林黄金神殿建造而成,托林寺是西藏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雨花阁是乾隆皇帝的专用佛堂,除了作佛事的喇嘛外,外人一律不得踏入,乾隆皇帝在此接受灌顶,听法受教。所以,清代的宫廷造像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鼎盛,佛像用黄铜制作,冶炼精致细密,器壁厚实严谨,手感生硬干脆,分量沉重,用金属敲击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宛若铜铃之声。出于礼佛的需要,乾隆时期的宫廷造像几乎涵盖了藏传佛教的所有神像、神器、法器,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这尊清代镀金青铜曼荼罗的镀金色泽青中带黄,镀金层较薄,符合乾隆宫廷造像的工艺特征,装饰风格融合了藏传佛教的各种元素,堪称清代乾隆年间宫廷造像的代表之作,对研究藏传佛教具有重要意义。这尊清代镀金青铜曼荼罗长期供奉于清宫内的雨花阁内,大约在清代晚期从皇宫中流散出来,辗转流落海外,最后入藏大英博物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英国大英博物馆的明清宫廷造像-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