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

上一页
1/73页 共2146

邮票上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

时间:2018/5/3 文章来源:中国邮政报 檀怀宇


1964年发行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邮票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前身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6月17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一组“普13”邮票,主题为北京建筑。本套邮票共12枚,分别以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图案。除天安门外,其他3座建筑都是20世纪50年代末建成的。其中,“普13”邮票中的第一枚邮票上的图案便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华大地众多文物和艺术品都在国博,其中能上邮票和明信片的不在少数,它们都是“国之珍宝”,在游览国博时应作为重中之重,擦肩而过定会遗憾。

  1990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一套《彩陶》邮票,其中第一枚就是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件文物原本在半坡博物馆,现已永久在国博对外展出。尽管这件文物被称作“盆”,但在我看来,它不是一般的盆,应该还有其他功能。虽然没能找到答案,但是带着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将陶盆的图案手绘到了国博的公函封上。

  这套《彩陶》邮票一共4枚,其中,第3枚的图案是马家窑彩陶罐,这件文物也在国博展出。仔细端详这件文物,彩绘部分共分上下4层,中间两层是波浪纹,线条优美流畅。马家窑彩陶罐也被我画到了国博的公函封上,并在国博成立15周年纪念日当天完成了实寄。

  2012年,中国邮政发行了《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1套两枚,采用票中票设计,原票为特63《殷代铜器》,图案为国博镇馆之宝四羊方尊和后母戊鼎。这项殊荣在中国邮票历史上非常罕见。另外,四羊方尊也出现在邮资明信片的邮资图上,由于发行量少,价格昂贵,原地实寄的就更为罕见。其实早在1964年,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中国邮政就已经发行了《殷商青铜器》特种邮票一套8枚,邮票采用“影雕套印”(雕刻版印刷),全套邮票面值0.84元,现在市场价格早已超过千元,四羊方尊是其中的第5枚。这套邮票富含时代元素,令人过目不忘。

  四羊方尊是国博所有馆藏中最富传奇的文物。1939年,湖南省宁乡的一个农民在锄地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它,几经转手,国民政府终于把它“压”在了国内。抗战中,一枚日军的炮弹把这只四羊方尊炸成了碎片,后来,在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四羊方尊的碎片才最终被找到。经过精心修复后,它完好如初,在国博每天接受八方来客的观赏膜拜。

  四羊方尊,高58.3厘米,边长52.4厘米,重66.3公斤,方形器体四角各雕有一只大卷角羊头颈及前半身,下有羊的双足露于器外。这件青铜器周身遍布夔龙纹,整个铜尊气场威严,栩栩如生。尊在古代是盛酒器,这只四羊方尊铸造于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的商朝,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最珍贵的殷商青铜器。

  在结束了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后,冶炼技术的产生使华夏先民得到了陶泥之后的第二种人工材质青铜。这种高贵的材质让设计者的想象力爆棚,于是,各种具象和抽象的形象和纹饰出现在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上,这才有了我们眼前的这件“国之重器”。

  在几年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纪念品专卖店里,出售一种光栅明信片,主图便是四羊方尊。想把光栅火漆做成极限明信片,唯一的方法是火漆加盖。2014年春天,我刚刚研制出仿玉质火漆和水晶火漆,在当年的5月18日博物馆日这天,制作了两张光栅极限明信片,那珠圆玉润的火漆戳曾经引来众多羡慕。此外,我还自制了A4规格的邮简,上面加贴国博个性化邮票,邮简上的左下方图就是四羊方尊。

  再说国博另一件镇馆之宝——后母戊鼎。这只鼎的腹内有铭文,属于钟鼎文。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在此后出版的《辞海》中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3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如今,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后”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今天,每位进入国博的参观者都可以从文物标签和手机链接上顺利地查到后母戊鼎的规范解释,而已经发行的“司母戊鼎”邮票已经无法改变,这不是所谓的印制错误,而是时代的印记,它提醒我们,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后母戊鼎是当今最大的殷商青铜器,堪称国宝。1939年,后母戊鼎在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由于它体型大得可以当马槽,人们便叫它“马槽鼎”。日军占领安阳后,当地人便把它埋到地下,1946年才被重新挖出。鼎是一种古代盛放食物的礼器,像后母戊鼎这么大的器形制造难度非常高,用途也极特殊,当时已从进行祭祀逐渐演变为国家社稷的象征。

  龙虎纹青铜尊也是国博的经典馆藏,它铸造于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月儿河。此尊器形丰盈敦厚,口沿硕大,肩部饰有3条曲身龙纹,龙首为圆雕,尊腹部有3组虎食人纹,云雷纹地,以浮雕虎首为中心,左右双身公用一首。虎口含一人,圈足饰饕餮纹,层次递进,舒张有度。整件文物工艺精湛,是殷商青铜器中的上乘精品。

  国博有多款带有这件文物图案的纪念品。普通明信片也不止一款,几年前有一张光栅明信片,售价10元,立体感极强。在2014年5月18日,我将那枚崭新的1964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特63”中的同图的龙虎纹青铜尊邮票,贴在了这张光栅明信片上,并加盖了仿蜜蜡火漆戳。这样的光栅火漆极限明信片是那一年我的火漆作品的代表作。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邮票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实物

“马家窑彩陶罐”邮票

马家窑彩陶罐实物

龙虎纹青铜尊实物

“司母戊鼎”邮票

四羊方尊光栅极限明信片

手绘马家窑彩陶罐公函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邮票上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