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

上一页
1/108页 共3213

别出心裁的地方银锭

时间:2019/11/1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廖文伟/湖南长沙


图1 贵州10两茶花锭

  中国银锭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尤其清代,银锭形制和种类简直随心所欲,变化多端。

图2 云南呈马鞍形的牌坊锭

图3 丽江所见“玖月纹银”牌坊锭

图4 丽江所见三枚“公估”牌坊锭

图5 江西省铸50两方斗形大银锭

图6 云南遇到的5两方块形小锭

图7 云南发现的束腰形5两小锭

图8 宋代10两银铤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种茶蔚然成风。花开时节,漫山遍野是白色的茶花,香飘十里。1000多年前的陆羽著《茶经》,就赞美贵州茶“其味极佳”,说贵州绿茶品质优良。贵州人以茶为荣,竟将银锭铸造成绽开的朵朵茶花,别具一格。我收藏的贵州10两茶花锭(图1)重348克,造型周正,波纹极美,俯视犹如一朵盛开的复瓣茶花,赏茶花锭就如同赏茶花,清香自来,别是一种怡人兴致。

  清光绪十年前后,云南地区出现了一种呈马鞍形的牌坊锭,是晚清独出心裁的一种形制。这种锭子锭面成亚字形,几乎打满戳记。两“竖”铭鉴定者名号;中心微陷,铭票号和兼销号名称,或者月份;两头深陷,犹如两“点”,各铭票号和兼销号;整体成鞍形,八角,微凸,形似马鞍。整体格局酷似石牌坊,故有牌坊锭之称,民间则昵称其为马鞍宝(图2)。这种银锭被收藏界视为晚清银钱中的传奇货币,银锭中的奇珍。牌坊锭为了解决流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锭之上,除了铭票号、商号之外,还有铭年份的,铭月份的,铭公估公议及鉴定者字样的。铭文纪年纪月是常识,铭记银行商号也是常理,纪月份而不纪年份,则令人摸不着头绪了。收藏家们考究来考究去,仍然不明就里。后来台湾的戴学文先生经十余年探索,写了篇叫《晚清传奇货币——云南牌坊锭》的文章,认为之所以独出心裁铭上月份,其用意是方便确认“兼销铺与票号往来业务的一种约定”,是“关系到兼销铺、票号与客户三者之间权利业务转换的重要时点”的记录。此说似乎可信,但也有些玄乎。银锭上所铭日月是不能更改的,这样,记纪月牌坊锭可能只起一种“筹码”的作用。要么,周而复始地用,要么临时模压。这便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流传于世的同一月份的锭子会愈来愈多,会不会一家独大,终成排挤别的牌坊锭之势?

  牌坊锭不单在云贵地区流通,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边贸市场也很看重,流通很广。

  我撞见“玖月纹银,万丰徐记,公议纹银看讫”纪月牌坊锭,应该算是奇遇。记得那日下午,我携老伴和小儿子夫妻同逛丽江古玩市场,寻到两枚牌坊锭,锭面铭“玖月纹银,万丰徐记,公议纹银看讫”的纪月锭(图3)即其中之一。店主的妻子女儿同在店中,他耳顺年岁,文质彬彬,一问,果然是教过书的教师。他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是前天去老挝“找东西”,在一户老年夫妻家中寻获的,今天上午才回来,女儿刚刚将它摆上柜台。店主一笑,说我来得好巧,要价却不管巧与不巧,张口便开了个天价,比非“公议”锭贵许多。学者们考证认为,锭面铭“公议纹银看讫”的牌坊锭,只在光绪十年(1884)岁末至十一年(1885)年初使用,流通时间仅仅数月,传世自然稀少,尤为珍贵。显然,店主是做过研究的。我说我也在中学教过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讨价还价,哪怕都是从三尺讲台下来的,他也未给半分情面,只些许作了点让步。

  另有3种“公估”牌坊锭(图4),以一两37克计。其一为铭“光绪捌年,丰茂纹银,公估童看讫”纪年锭,重4.6两。其二为铭“腊月纹银,雷庆泰号,公估童看讫”纪月锭,重4.5两。其三为“正月纹银,陈元昌号,官公估佘陈看讫”纪月锭,重4.8两。以4.95两的“玖月纹银”纪月锭为例,铭文中的“玖月”为月份,“万丰徐记”是票号,“公议纹银看讫”即鉴定。其他牌坊锭如此类推,只是此后“公议”换成了“公估”或是“官公估”,都须三者俱全。

  江西省则铸造一种别具一格的50两方斗形大银锭,很规整,呈方斗形,有“井田”乃“民之本”的深意。锭面铸成田字形排列的铭文,重量几乎都达到1850克,足额50两,是各府州县上解的税银。这种方锭(图5)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铸造的,许多年没有个定论。后来有人发现,大英博物馆的一本出版物记载,有锭江西方锭出现在拍卖会上,锭面铭文为“南城县,乾隆六十年(1795)六月,伍拾两匠×”,重1870克。这便无可争辩地证明,江西方锭最迟是乾隆年间铸行的。遗憾的是,这枚乾隆方锭后来不知所终,如今有名无实。进入民国以后,初期银号仍铸有少量方锭,铭文简化了,大多只铭“江西足宝”,分布于锭子四角。

  其他省份大多沿用元宝形或圆锤形,标新立异的不多。另有方块形的,极像现代的巧克力。我在云南寻到一5两方块形小锭,重153克,实际重量只有4.1两,三面作门字形铭三行“道光五年”,门中铭一“课”字(图6),用来交纳茶、盐等税的。前面提到的“同治年分,厚生利市”品字小锭,抑或也是云南的“特产”。

  古玩集市尚可偶见的小锭,有的有铭文戳记,有的无铭文戳记,年代仍须考究。我在云南发现的多枚5两小锭,其中有一种束腰形的,竖式三行铭文,都是“戊戌年分”(图7),别无他字。店家说是明代的,我首次见到,并无研究,不敢表示意见。曾经有个熟悉的古玩商人带了枚10两银铤来寒舍,说是明代小银锭,价格自然按明代银锭商定。此后几日,我仔细考究铤面铭文,发现铭“长街广平桥南银铺刘宅”(图8)的小锭竟是宋代银铤,至今少见,一学生喜欢,让给了他。除此而外,甚至还有砝码形、腰形、槽形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民国年间大量熔化古代银锭铸造银元,明清时期大量的大小银锭一变而成了银元,“劫后余生”的已经很少很少。广东有人选用一枚小锭添焊一挂环,制作成小玩件,像条小鱼,可以挂佩,亦能把玩,寓意连年有余(鱼)。有的人家保留着一二枚祖传银锭,指望它招财进宝,如今成了收藏爱好者猎奇的对象。

  中国银锭退出流通领域之后,银锭收藏的价值也日渐被人重视,接踵而来的便是假金锭、假银锭骗局的屡屡出现。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曾邀我去长沙县鉴定乡人收藏的银元宝,我兴致勃勃地同往,乡人小心翼翼捧出来的却是现代工艺品,主宾皆大失所望。又有一次,受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之邀,去宁乡某地鉴定阴沉木,有闲人撞见了,竟赶紧骑上摩托去通知其妻,不一会二人持家藏“金元宝”赶来,竟然还有北京某“艺术品鉴定公司”鉴定证书,标明“参考价36万”。其实,这玩意儿只是一种黄铜铸作的假金锭。我也曾经好几次收到微信上传来的“金锭”和“银锭”,请我看看真伪。也曾经多次有人上门,请我鉴定他们的“金银元宝”,只可惜都是唯利是图者制作的粗劣工艺品。可见,凡是可以视为有价值的收藏品,金银元宝也不例外,赝品正在鱼目混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别出心裁的地方银锭-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