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火花,展现濠江民俗风情

时间:2005/7/9

□李伟钦

  

  世称东方蒙地卡罗的澳门地区,有文字可考的建置始于秦代,明清两代属广州府香山县管辖。澳门古称濠镜澳,得名于澳门及其周边地区盛产蚝,每当风平浪静,月光娇娆之时,古澳门近乎圆形的南北二湾,便泛起银光,烁耀如镜。至于澳门葡文名“MACAU”,据说是当时葡萄牙人在澳门妈阁庙附近登岸时,向当地居民询问“此地何名”时,居民以为是询问妈阁庙,故回答“妈阁”,音译为葡文“MACAU”。因澳门地形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将莲花定为澳门特区的区花。

  在16世纪中叶,澳门已成为中西往来过客商人和多种文化的交汇点。19世纪中叶以后,在鸦片战争失败和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下,葡萄牙人乘机拒交地租,驱逐驻扎在澳门的清朝官员和军队,占领了整个澳门地区。然而即使在外国统治的岁月,澳门的中国居民仍然保持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别的不说,澳门生产的一些早期火花就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末民初时期,便有昌明、东兴、民生等多家火柴厂在澳门生产销售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牌子的火柴,他们所设计印制的火花摒弃了昔日“洋火”的帝国标志和王妃头像,以“中国”、“中华”、“舞龙”、“昌明”等醒目的汉字和表现中国风情的木刻版画艺术,体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最早创建于澳门的昌明火柴厂早中期火花主要有“昌明”、“中华”、“舞龙”、“松鹿”、“金钱凤”、“长福寿”、“麒麟”等牌子;澳门东兴火柴厂主要有“东兴”、“大发财”、“狮球”等火花;民生火柴厂生产的火柴有“中国”、“民生”、“双瓢”、“商业”、“弯弓”等牌子。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廿一条”后,激起爱国学生和民众的义愤,纷纷集会游行示威。当时的“昌明”、“东兴”、,“民生”等厂家适应时代潮流,配合民众“抵制洋货”运动,在商标上署上“中国人应用中国货”、“振兴国货挽回利权”等口号,由于生产的火花图文合乎国情民意,火柴日产量猛增2-3倍,难怪连当时葡萄牙的《海内新闻》周刊都撰文惊叹道:“生活用品,一旦爆出民心民意,即远远胜过了广告价值!”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透过澳门火花,人们从一个侧面可反观一个多世纪澳门同胞积极参与辛亥革命、“抵制洋货”、抗日战争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感受澳门民众的拳拳赤子之心。

  此外,我们还可从澳门生产的展现的350多年历史的圣保禄教堂前壁的遗迹——大三巴牌坊、500多年历史的妈阁古庙等著名旅游景点,以及取材安徒生童话等西方经典故事而创作的“人猿泰山”、“美人鱼”等牌子的火花上,寻觅到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汇聚地,400多年历史沧桑的足迹,感受澳门政治、经济的传统习俗、宗教等各种因素,赋予的澳门独特的文化底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澳门火花,展现濠江民俗风情-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