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上一页
1/148页 共4396

清润笔墨追宋——略识恽向

时间:2020/7/13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姚悦/安徽安庆


  在明代,恽氏一门,可喻世代望族,入仕为官者不乏其人。虽如此,然多数其名不显。能真正享有大名者,独恽南田、恽道生叔侄二人堪称凸显。其中尤以恽南田为最。

  恽南田贵为“常州画派”开山鼻祖,又榜列“清六家”之一。其名之显,有胜其叔,当为画坛顶礼膜拜的一代笔墨圣手。画家名之显著,不仅仅只是普通画技上的娴熟,更重要的是,其独具风格的艺术魅力。首创清润“没骨花卉”,不仅是独创,更是对后世画坛的巨大贡献。画家虽笔致精逸,然身处年代机不逢时,明亡的钟声早已敲响,彪悍凶残的满鞑子即将入关。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深深刺痛着铮铮铁骨的画家。丢下画笔,曾也加入抗清行列,历经坎坷,尚也无法挽回破碎的旧山河。为避满人加害,只身遁入空门,出家“灵隐寺”为僧,骨子里仇视清廷,不与为伍。后还俗,鬻画为生,赡养老父。

  恽向(1586—1655),明代著名书画家。原名本初,字道生,曙臣,号香山,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官内阁中书舍人,恽寿平叔父。工山水,通书法,能诗文。山水初宗董源、巨然,继追黄公望、王蒙、倪瓒。从其传世的绘画作品来看,所作多为山水,而于人物、花卉、花鸟等诸画种,几乎鲜见。世人常曰“术有专攻”,恽道生一生只画山水,且取法乎上,学的是宋元画迹真本。故而,所绘笔墨清润,高古不群。画笔初似拟古,实则笔墨未囿于古,此方为胸积丘壑之气的思想意境。临摹古人山水,并非说,画家就不重视真山真水,画家涉访真山真水,而渐入古人笔墨内涵。深厚的家学渊源,让画家从小就受到正规传统的思想教育。家藏宋元名画古籍甚夥,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早已使他的内心世界,有了笔墨神助的艺术灵感。

  我们常说:“多看名画真迹”,能绝对画出大千世界的思想画境。而道生先生画的不仅是思想,而且临摹之本,均为宋元名画之真迹,这种直视名画气息的扑鼻感觉,怎不令笔墨内含丰富,入古而幽深。说白了,若不是明亡清入关,画家也不会四处颠沛流离,而饱受躲避兵燹战乱之苦了。画家曾为挚友周亮工画山水题曰:“逸品之画,笔似近而远愈甚,似元而有愈甚,其嫩处如金,秀处如铁,所以可贵,未易为俗人道也。”可说颇有见地。《桐阴论画(上卷)》曾定恽向画为“神品”,乃赞曰:“恽道生向,笔墨纵横如意,颇得山水雄浑之趣。早年气厚力沉,全摹董、巨;晚年惜墨如金,翛然自远,意兴在倪、黄之间。香山翁位置既高,故落笔便非凡近可拟。”又眉批:“画能师造化,乃为真笔墨。香山翁非徒品高,良由笔妙,观此如见其人。”足见评价之高。

  恽向《董巨遗意图》(见图)墨笔纸本,尺幅162×80厘米,今藏常州博物馆。画的是董巨梅道人一派的风格。构图精整,笔墨清润,得宋元气象而自张一军,在用水上确有过古人处。曾在仿北苑画中题道:“古人用笔如弹琴,然断弦入木差可耳。北苑一种张皇气象,而未必澄怀观道,故开后来纵横习气。予愿以生涩进焉,以佐古人不逮,不知者无异嚼蜡也。”所论,颇有见地。故时人对其画也有评价:“悬笔中锋而有力,用墨浓湿不浊,但近于奇癖耳。”悬笔中锋肯定有力,画家最关键是水墨掌控得好,融会古人长处,笔墨奇逸而不同于别家。

  画中题跋写得尤为精彩:“董北苑、巨然、梅道人一派,浓至之中自具生疏之致。近世画家不解此意,单求其密而不求其疏,毫厘千里矣。中秋为子羽社兄画,因志之!”据考,画为明崇祯五年(1632)所作,应为画家创作鼎盛时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润笔墨追宋——略识恽向-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