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上一页
1/148页 共4396

艺术家王艾石汇编:中国美术极简史

时间:2020/8/3 文章来源:5000年文化

编辑:王艾石,中国艺术探索开拓者。

中国美术极简史

1、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遍布全国各地,历史最久远的距今已达万年以上,年代较近的发生在元代前后,大致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岩画区域包括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以红色涂绘为主,颜料为赤铁矿粉调合动物血等物质调和而成,色彩稳定,经久不变,表现手法古拙独特,涂画人物大都不表现五官,只通过四肢位置以表现动作、体态和感情。涂画动物重点刻画出角、尾、耳等特征部位,容易辨认出是何种动物;北系岩画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等地,大都以磨制、敲凿与线刻为主。磨刻的线条无明显凹陷,画面平整光洁。敲凿是用坚硬器物在岩石上敲击出许多点窝,如河南始祖山与安徽棋盘山的凹穴岩画。线刻类似用金属凿头勾勒出形象轮廓,然后掏深线条。风格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

2、彩陶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21年在河南仰韶村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最早发现彩陶,随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红山、齐家等文化遗址的彩陶艺术最具代表性。彩陶是一种烧前绘彩的原始陶器,在未烧制时先把各种颜色的纹饰绘在陶坯上,经过晾晒、压磨,然后入窑烧制,这样,彩绘纹饰可牢固地附着在烧成的陶器上,变得永不褪色、磨损。器型基本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纹饰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装饰技巧熟练生动,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劳动和生活情景。用途上,很难以器型来区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使用陶器安葬小孩的例子。

3、青铜器

  铜器在中国的历史久远,大约六、七千年前就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鼎盛时期主要发生在夏商周三朝,春秋晚期出现铁器直接导致青铜业衰退。青铜器主要分为礼器、乐器、兵器、杂器三大类。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包括鼎、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器类等。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得名于《吕氏春秋·先识》篇内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饕餮纹类型繁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有的像鸟、像凤、像人等。而且,古人在青铜器中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我们把这些铭文叫金文,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夏商周的青铜器还有一个特点,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人类肖像。但在四川三星堆则出土了众多的立体像、人头像,大小均超过正常人,均长耳突目,高鼻阔口,富于神秘色彩。

4、秦汉美术

  秦汉美术指从秦朝建立至东汉灭亡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在战国美术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美术种类较多,如雕塑、陶俑、泥俑、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漆画等等,大家耳目能详的秦始皇兵马俑、秦砖汉瓦都出自这一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进行全面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宣扬功业和彰显王权而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活动,促进了秦汉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美术活动。秦汉有厚葬习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陵墓中陆续发现雕塑、俑、壁画、画像石及画像砖等艺术遗迹。特别是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其写实能力决不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下。

5、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的美术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和走兽画,山水画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形成。人物走兽的绘画形式在保留秦汉时期的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同时,还出现了纸绢卷轴画,因其更极利于收藏和流传,成为后世最主要的绘画形式。魏晋南北朝在艺术方面变化最大的是书法,当今人们使用的楷书就出现在这个时候。绘画的变化虽然不像书法那么显著,但社会风气和佛教进入中原的思想影响,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而且,文人士大夫在这一时期开始涌现,他们地位显赫、画艺精湛、声誉卓著,深受时人推崇。曹不兴、顾恺之、王羲之、谢赫等人是魏晋南北朝典型代表,顾恺之被尊为中国水墨鼻祖。其中,谢赫提出的六法和顾恺之提出的意在传神为中国美术奠定了基础。谢赫六法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顾恺之意在传神:“迁想妙得、以形写神”。

6、隋唐美术

  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绘画成就显著。由于国家在纷乱多年后得以统一,南北地区名家巨匠如杨子华、展子虔、董伯仁等艺术家们都云集京洛,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学习。由于隋朝统治者复兴佛教, 使得宗教美术也重新活跃,在敦煌莫高窟,隋朝的洞窟多达70余座。隋代美术的发展,为唐代美术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唐代美术是中国历史上绘画的巅峰,以敦煌洞窟为代表的壁画体现着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山水画在隋唐时期也得以快速发展,画家们摆脱了魏晋南北朝时“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初拙状态。隋代展子虔擅长“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他的《游春图》画出了春山春水的深远广阔意境和贵族士人游乐的场景。唐朝人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继展子虔之后将青绿山水画提到新的高度,王维也以山水著名于世,“其画山水树石,踪似吴生,而风致特出”,他的写意山水尤为后人称道,被尊称为文人画鼻祖。中国古代美术与欧洲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美术工作者大都是文人士大夫,而欧洲的美术工作者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匠。

7、宋元美术

  宋元的文人士大夫和统治阶级都直接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共同将中国美术推到了巅峰,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书画兼备且沉迷于美术的皇帝。这一时期的绘画着重精神状态及思想情绪的表现,阐明及突出主题的要求,自由而灵活地组织画面,不受任何机械法则的支配,善于抓住对象外形特征进行提炼形象,强调文人意境。绘画形式突破前朝贵族生活的题材范围,转向表现生活与自然景物,使得山水画和花鸟画得到充分发展。书法方面,宋代书法方面注重形意结合,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倡导新型书法艺术表达,表现出宋元人的审美观念。元代书法兼修各体,篆隶章草行书体均受到了重视,尤其是章草在沉寂了几百年之后又重放光彩,行草成为主流书体。宋元书法虽然没有达到前朝的高度,但是也开辟了新的道路,得到了开创性提高。宋元的美术代表人物有马远、范宽、李公麟、苏轼、米芾、黄庭坚、张择端、梁楷、倪云林、黄公望,吴镇,王蒙,赵孟頫等,每一位都是著名文人,每一位都如雷贯耳,其中梁楷因一幅《神仙图》被誉为中国写意画鼻祖。

8、明清美术

  明清两朝的美术有着相同的共性和传承,明朝文人水墨画在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等人的发扬下得以复兴。发展到清朝,又出现了四王、四僧、扬州八怪等流派,他们各有创造,各具特色。四王分别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受到董其昌的影响,发挥文人画的抽象特点,注重笔墨和纯形象的表现,笔墨和线条呈现半抽象形式;四僧即石涛、八大、髡残、弘仁,他们或为了避祸,或不肯与清政权合作,便出家做了和尚,以写写画画度日。其作品风格各异,相同的是都具有民族气节和独创精神;扬州八怪具体是哪些画家说法不一,主要有郑燮、金农、黄慎、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华喦 、高凤翰、闵贞、边涛民等人。他们齐聚扬州,思想活跃,以卖画为生,人称扬州八怪。八怪的书画创作皆流露强烈个性,孤高自傲,与当时的社会时尚相背戾。画风承传明遗画家的反抗精神,反对蹈袭模拟,抒发个性、重己法、专写意、重神似,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宫廷提倡的正统,也相对摒弃了儒雅平和的书卷气,形成重视感受、抒发性灵,而又适合商业需要的写意画风。

9、民国美术

  民国时期的中国,是满清专制王朝向中华民国、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转换的时期。这期间战火不断,运动丛生,共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留学运动、救亡图存的文艺运动,以及现代主义、民族主义等。绘画艺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形势下,形成了以变革创新、多元共存的现代艺术格局,强调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以传统国画为导向的代表人物有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学习西方油画的代表人物有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代表的取向形式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的画家有林风眠、吴大羽、关良等。毫不夸张的说,民国时期的美术成就斐然,决不输于世界上其它国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艺术家王艾石汇编:中国美术极简史-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