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上一页
1/63页 共1859

除却朝簪别汉家 赤松相伴旧烟霞

时间:2018/5/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刘勇先/陕西安康


图1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初大臣。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他家祖辈五世相韩。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汉高祖刘邦起兵,张良常为其画策,灭项羽,定天下。刘邦封张良为留侯。他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晚好黄老,学神仙辟榖之术。以功名终,谥文成。(注:辟榖,辟除榖食,以求仙也。道家书云,神仙以辟榖为下,然却粒则无滓浊,无滓浊则不漏。由此亦可入道。《史记》记述张良时有“乃学辟榖,道引轻身”。)

图2

图3

图4

图5

  张良庙,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留坝县北34里的紫柏山下庙台子。留坝在明代以前,本名“刘坝”。明清之际,有人以境内有“留侯祠”,取其雅训,改名“留坝”。张良见刘邦在帝业成功以后大杀功臣,因托名“辟榖”,隐居于此。后人景仰他“明哲保身”的韬略和“功成不居”“激流勇退”的远见,在这里建庙奉祀;又因他曾被封为“留侯”,故将庙名曰“留侯祠”,俗称“张良庙”。该庙始建于汉,经后代修葺扩建,规模宏大,亭阁星罗,曲径通幽,宛转盘桓。

  据《续修陕西省通志》载:“留侯张子房辟榖处,在留坝紫柏山,有碑”。《汉中府志》载:“紫柏山,留坝厅西北五十里,层峦耸秀,古柏阴森。山顶及山坳均有留侯祠。相传子房辟榖于此。”原来紫柏山顶及山坳都有留侯祠,山顶上的祠人称“老张良庙”,现尚存房舍五间。后因游人攀登困难,才由晚明至清道光三十年(1850)期间,兴建、扩建山坳的新庙。砖木结构,典型的明清风格,主体殿宇雕梁画栋。现有6大院,156间房舍,总面积为14200平方米。总的布局是院落相连,亭阁点缀,虽则回廊开敞,仍多通幽曲径,其体势则宛转盘桓;其架构则幽雅精致;而其气氛则古色古香。庙门朝东,紧傍公路。庙门前有大照壁一面,上画山水壁画。庙门左侧竖一石碑,上刻:“紫柏山 汉张留侯辟榖处”。庙门是料石座,砖构券洞牌楼。门楣砖刻横额,左行楷书:“汉张留侯祠”五个大字(图1);横额两侧砖刻诗一首(每边两句):“除却朝簪别汉家 赤松相伴旧烟霞;如今已得全身计 不是他年博浪沙”。门框砖刻对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圯桥三进升云霞”。

  大殿门框所悬紫色木联:“壮士奋挥椎报韩已落秦皇胆;大王烦借箸策汉终函项羽头”。上悬于成龙题写匾额,左行四个大字“相国神仙”(图2)。

  穿堂之前、后额悬挂“功成身退”“明哲风高”匾,堂前两侧分别立有米芾题“第一山”(右侧)、冯玉祥题石碑(图3)。“第一山”,其中“第”和“一”是行书,而“山”却是楷书。有人说碑文是后人刻写而非“米芾”所书。从整体来看,如果把“山”也写成行书的话,布局便不稳重,不得当。据说,所有名人写“山”字都是楷书,因为他们认为山是恒久不变的,所以用楷书书写,以示凝重和崇敬。

  阶上有一六角亭,名曰“拜石亭”,取张良拜黄石公为师之意。内置汉白玉石桌、石几、石墩等。亭中墙上嵌有明隆庆五年(1571)礼部尚书赵贞吉墨宝行书《怀山词》石碑一通(图4),其词曰:“紫柏山前车马道,道上红尘灭飞鸟。尘里行人不知老,朅来几度怀山好。年少怀山心不了,年老怀山悔不早。君不见,京洛红尘多更深,英雄着地皆平沉。”其行书老到,透着兰亭笔力。此词后有落款:“太子少保 文渊阁大学士 谥文肃 大明赵贞吉题”。从一“谥”字看,显然这落款是后人加的。碑额有“大明”二字。

  史载,隆庆五年(1571),礼部尚书赵贞吉受权臣排挤,致仕回四川内江老家,路过留坝张良庙时所作《怀山词》。张良庙这通《怀山词》碑,刻于赵贞吉死后的万历十五年(1587)。此词抒发了他对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政治的忧惧,对仕宦人生的失望和懊悔。同时也客观地揭示了封建仕宦文人普遍的人生体验。他们年轻时狂热地追求仕宦,中年在宦海沉浮中彷徨徘徊,晚年荣华散去,深悔自己的仕宦人生选择。

  拐角处有3方摩崖石刻:其一为雄浑榜书“英雄蝉蜕”,边款“光绪壬辰初冬(即1892年农历十月);镇守使者巅南黎荣翰题”。英雄蝉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另两方摩崖石刻(图5),其右侧榜书“知止”,边款“甲寅孟春(即民国三年农历正月);汉阳魏席儒题”。

  由回云亭右侧上坡,能见坡下竹林,拥绿挹翠,于苍苍一派中跃然而出,其景色宜人,足使上坡忘倦。经曲折盘道六大层又逢一亭,上覆苇草,名曰“草亭”。再经盘道十大层,便到“授书楼”,取黄石公在圯桥予张良授书之意。授书楼上下两层,建在用大理石、南阳玉砌筑100多米高的人工造山顶上,因为它背倚紫柏山正中,故名“紫柏中峰”。这是张良庙的最高处,它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也是张良庙大抵完工最后建筑的纪念物。

  张良庙由明至今,即以名胜、古迹、文物、风景兼备,而形成陕南著名游览胜地。原有书籍、匾联、石碑为数众多,可惜在“文革”之初,即遭到严重破坏。现存内外摩崖、石碑有100多通,木匾50多面,木、石对联30多副。张良庙这一古典建筑群,是研究历史科学的实物例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除却朝簪别汉家 赤松相伴旧烟霞-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