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

上一页
1/68页 共2000

清末民初苏作硬木家具的特点

时间:2020/8/25 文章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图1 红木镶圆大理石屏背椅

  ——浅谈清代家具的识别与鉴赏(二十)

  导语

  由于经济衰败以及生活时尚变化的影响,清末民初时期的苏作硬木家具转向于省工省料与简易轻便,硕大气派的八仙桌和太师椅的制作逐渐减少,简易多用的麻将桌和轻便小巧的屏背椅等家具则十分流行,在材质上有些产品则使用比较廉价的草花梨等替代红木。

  同治三年(1864年),清廷在平定了太平天国之后,经济一度复苏,史称“同光中兴”,苏作硬木家具的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然而,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终结了这一局面,接踵而至的庚子之乱和巨额赔款,更使大清帝国进一步走向了衰弱和灭亡。国内民生困顿,百业凋零,家具行业也深受影响,本文的这个章节就探讨和讲述清末至民国初期苏作硬木家具的流行趋势及其识别特点。

  麻将桌和屏背椅成为流行

  由于经济衰败以及生活时尚变化的影响,清末民初时期的苏作硬木家具转向于省工省料与简易轻便,硕大气派的八仙桌和太师椅的制作逐渐减少,简易多用的麻将桌和轻便小巧的屏背椅等家具则十分流行,在材质上有些产品则使用比较廉价的草花梨等替代红木。

  红木镶圆大理石屏背椅(图1),宽55厘米,成对,带原配茶几。其椅背为长方微带凸字形的屏风式样,劈料作攒边框,心板由四块攒成,中间设带框的圆形开光,内镶白色大理石;椅面的四边攒框,前端略微凹进,心板为落堂起鼓式;在椅背和椅面之间不设扶手,用两个透雕夔龙纹的站角牙子固定;下为冰盘沿,束腰打洼;牙板中间有直的洼堂肚,牙板的两端与椅腿弧形相交,边起阳线;方腿直下,内翻方马蹄足,腿间设有管脚枨。此椅系由苏作红木镶大理石扶手椅简化而来,其后腿细而无足,椅子两侧及后面均无束腰,侧、后腿之间为拱形的牙条,省工省料,椅背的圆形开光略显突兀,有靶心的感觉,所镶的素白大理石也比花纹大理石价廉。综合分析,此椅约为光绪后期的苏作硬木家具。

  屏背椅、书案和石插屏实例

图2 红木镶博古纹大理石屏背椅

  红木镶博古纹大理石屏背椅(图2),宽52厘米,成对,带原配茶几。其椅背的造型与红木镶圆大理石屏背椅(图1)基本一致,但心板为整木,落堂起鼓,中间锼挖了三个博古纹的开光,锉出斜坡,背面贴衬大理石,突破了圆形开光的窠臼,既新颖别致,也比装框镶嵌节省工料;椅面的四边攒框,前端亦略微凹进,心板为落堂起鼓式;椅背和椅面之间的站角牙子为镂空平素的卷草纹,比镂空带雕刻者也要省工不少;其它部位的做法与红木镶圆大理石屏背椅(图1)基本相同,仅年份比前者晚些,应为清末民初的苏作硬木家具。

图3 红木镶瘿木面卷书案

  红木镶瘿木面卷书案(图3),长119厘米,宽41厘米,高85.5厘米。其造型设计系由卷书式炕几与长方案结合而来,在清后期的苏作家具中十分流行。案面攒框,镶有三块瘿木心板,两端下卷,卷头透雕缠绕的绳纹,又名“一根藤”;案沿为劈料作,腿部垂直,浮雕绳纹,中镶瘿木长条,下有扁圆形的短足;在案沿下与两腿之间安有镂空透雕的缠绳纹花牙,两侧的腿枨之间安有带直洼堂肚的券口牙子。此案设计美观,做工细致,约为光绪中后期的苏作硬木家具。

图4 红木镶大理石插屏

  红木镶大理石插屏(图4),高65厘米,屏体为横长方形,混面攒边框,心板镶有一块天然云水纹的大理石;屏座的边柱为两个战国布币的造型,中间横嵌落堂起鼓的瘿木绦环板;腿足为四个小的布币,设有四根罗锅式拉枨,在上边的两根之间镶有一块长方形的瘿木。此插屏为苏作的风格,布币造型的屏座在光绪年间尤其流行,综合分析,约为光绪后期的苏作硬木家具。

  红木麻将桌和四屉书桌

图5 红木麻将桌

  红木麻将桌(图5),长92厘米,宽92厘米,高84厘米。其造型为桌面攒框,边带拦水线,心板两拼;桌沿为劈料作,无束腰;桌子的四面牙板中间各设一个抽屉,牙板下带直的洼堂肚 ,两端与桌腿相交,边缘起阳线;方腿直下,内翻高马蹄足;在牙板与桌腿之间安有透雕的灵芝纹角牙。此桌简约、轻便、多用,灵芝纹角牙具有浓郁的苏作特色,属于典型的清末民初苏作硬木家具。

图6 红木褡裢式四屉书桌


  红木褡裢式四屉书桌(图6),长122厘米,宽66.5厘米,高83厘米。其造型和铜饰件的式样受到西式写字台的影响,但拱形牙条、内翻方马蹄足以及冰裂纹的踏板等则中味十足,简约实用,美观小巧,结合得恰到好处。综合分析,此桌应为清末民初的苏作硬木家具。

  红木镶大理石贵妃榻

图7 红木镶大理石贵妃榻

  红木镶大理石贵妃榻(图7),长178厘米,宽70厘米,高81厘米。其造型为靠背阶梯状三屏风,头枕的一端最高,屏风为混面攒边框,心板落堂起鼓,中间锼挖博古纹开光,背面贴衬大理石;榻身为四面平式,卧面攒框藤屉,一端设有席枕,席枕的看面饰有透雕的灵芝纹;榻沿直,两端与腿部相交,边起阳线;方腿直下,内翻涡纹足;榻沿的下面与腿间设有透雕拱璧绳纹的拉枨,枨上加有两组劈料双矮老和透雕如意卡子花,在每组双矮老之间设有一个小抽屉;榻两侧的足间各有一根直枨固定。这种贵妃榻与传统围榻讲究对称的造型风格不同,既美观又舒适,为中西合壁的成功设计,在清后期的苏作家具中十分流行。此榻的做工特征年份偏晚,应为清末民初的苏作硬木家具。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时期的苏作硬木家具虽然在工料方面有所下降,但也创新了一些适应时代潮流的家具品种,值得今人重视和肯定。那么,清式家具的另一个主要流派——广作硬木家具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样呢?本文的下一个章节将进行探讨和讲述,敬请关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末民初苏作硬木家具的特点-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