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20

苏式家具的古韵今风

时间:2018/12/12 文章来源:名城新闻网 单存德

  历史上,在我国的工艺家具领域里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京式”、“广式”和“苏式”。上世纪四十年代,有关专家学者在总结我国家具的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明式家具”的概念,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明式家具”的称呼逐渐风靡起来,而“苏式”家具作为“明式家具”的杰出代表自近现代以来可以说是名闻海内、誉满全球。 2006年,“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苏式”家具的主要特征

  “苏式”家具,是指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能工巧匠们主要以硬质木材制成的家具,并以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鸡翅木)等红木家具为代表。目前在苏州园林内和民间还保存有明代以来的家具遗物,如红木玫瑰椅、杞梓木半桌、紫檀木方凳、红木条案、红木古凳等。

  “苏式”家具集中了“明式家具”最具代表性的所有特征,其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我们后人看来均无法望其项背。在“苏式”家具中,不论是椅子、茶几还是条桌、书架,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而这种内涵和气质,乃是明式家具的精粹和灵魂;而其造型简洁、质朴,不仅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还给人以含蓄、高雅的享受;它以结构部件为装饰部件,不事雕琢,不加虚饰,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质的自然特性。

  “造型隽秀、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柔和”是“苏式”家具的主要审美特征,所谓造型隽秀,是指其形体趋向简洁,用料着眼清瘦,犹如书法的“秀劲体”,飘逸潇洒、刚健有力;所谓结构严谨,是指家具的构成均采用卯榫工艺,在充分考虑家具的外形美及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从而达到使用的牢度;所谓线条流畅,是指每一件家具外观上主要以装饰线条为主,很少雕饰,以匀称的比例,秀美的线条,显示出韵律的美;所谓工艺精良,是指家具的制作从选料、配料、木工、打磨,漆工等每道工序均细致周到,无懈可击;所谓漆泽柔和,是指家具上漆均采用生漆传统工艺,往往通过几十道工序的精工细作使家具外观尽善尽美,达到似漆非漆的效果。

  “苏式”家具的形成和发展

  宋元以后,社会经济迅速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至明代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最主要的是城市经济活跃,手工业飞速发展。太平盛世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复兴和昌盛。家具,作为明代多种飞速发展的文化艺术种类之一,也得到了超常的发展。明式家具之所以产生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由于其得天独厚“鱼米之乡”的天时地理条件,以及手工艺的发展,造就了一方的富裕。明万历年间已建立了许多专业作坊,能工巧匠更是人材辈出。如“板方则是袁友竹,回旋(园件)则是邬四,皆一时之良工”,“明朝一代的妙技”。

  苏州私家园林的建设和文人的参与为“苏式”家具的日臻完美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自南宋建都临安以后,不少官宦人家及文人墨客聚居苏州并纷纷兴建私家花园。由于是私家花园,大多业主都亲自参与了规划和设计,也因此渗透了他们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这类园林建筑物内所使用的家具也同样受到封建士大夫和文人的重视,从室内的陈设到家具的设计及用材无不浸透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明代的“吴门画派”对“苏式”家具的审美特点的形成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寄情于山水、田野,优哉游哉,他们的画风追求宁静、高远的意境。这种文人的意识和修养,对当时当地的园林家具乃至民间家具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苏式”家具在选料、款式、功能、造型诸方面的改进,使这个时期的家具业有了质的飞跃。明末吴人文震亨所编的《长物志》一书,其中有几卷专门对当时制作的家具作了精到的述评。在用料上,他将“花梨木、香楠木、铁梨木”等定为“文木”,认为用“文木”制成的家具可论为佳品。在样式上,他主张书桌要“中心取阔大,四厢边阔半寸许,足稍短而细”者才算古趣。在陈设布置上,他又认为小室之中,“几榻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狭长边书几一,置于中,……别设石小几一”即可。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明万历年间制作的一张书桌上还刻有“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借)尔为冯(凭),逸我百年”的四言诗,这也充分显示了文人参与的佐证。

  继明式家具后,在中国家具史上别开生面的是清式家具。同样以硬木制作的清式家具以其绚丽、豪华、繁缛的富贵气派和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艳丽的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清式家具以宫廷家具为代表,俗称为“京式”。在清朝统治的长达近三百年间,清式风格也风靡了大江南北,但苏南地区一直在延续明式家具的主要做法,虽然讲究精细的雕刻,形体的气派大度,但是在家具上雕饰的纹样大都采用了比较清秀、简洁的图案,如灵芝、香草、回纹等,无不渗透着江南的气息,在用材上比起“京式”家具还是瘦身不少。

  “苏式”家具的审美特点

  在当代的应用

  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建立了红木家具生产合作社,即后来的苏州红木雕刻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国内高档宾馆外,基本上都通过外贸出口,得到了国外客户的普遍欢迎,特别是华人华侨更是钟爱有加。为了满足国外客户的需求,苏州生产的红木家具以“苏式”家具为骨架,并吸收清式家具的雕饰,在种类上增加了沙发椅、餐台椅等更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款式。 1980年代,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十二号楼、十八号楼的改造中,苏州红木雕刻厂曾经为总统套房制作了龙床和家具陈设,之后常熟的一些红木家具厂也制作了部分红木家具,凸显出“苏式”家具的独特风格和制作技艺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国内著名专家和外国元首的高度评价。

  在当代苏州的民间家具制作中也充分体现出传统“苏式”家具的典型特征。以明式衣架为例(图一),它坚固而轻盈、细腻又秀雅,形式美与装饰美结合得精妙无比。挂衣架骨架以圆杆直榫配合而成,虽形体呈长方形,但它顶部横杆两端伸展的龙头、竖杆顶部下方的曲线打破了其造型的呆板又不失形体的大度,中部和下部的镂空装饰则显示出手艺的玲珑和精巧,其下方的插角以委婉的线条装饰,既增强了结构的牢度又体现出流动的曲线美。又如以圆杆线条为主要骨架的红酸枝木禅椅(图二),以规矩四方的造型,横竖挺拔的圆杆线条来体现其整体美感,以结构的合理和严谨来体现其使用的牢度。为了打破过于工整的形体,椅子的四条腿足均微微向外倾斜;杏黄色的穿藤椅面与紫红色的实木漆色在此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禅椅的端庄、简洁、大方,衬托出其一片宁静与高远,与佛门清净的环境氛围恰相一致。

  当代的“苏式”家具融合了传统的审美特征和当代人对使用功能的需求,使之更适合当代人的生活起居。以明式笔杆餐台椅为例(图三),其款式虽有了很大变化,但其制作工艺仍沿用“苏式”家具的卯榫结构,餐台面采用的是框架镶平面方式,椅面采用框架落堂面工艺,只是为了防止面板收缩变化而增加了“水沟槽”,使之更科学合理。在使用功能上,台面中心面板可抽拼成方台,以便灵活使用。既解决了大面板的短缺,又避免了因面板过宽而造成的绺裂。在外观审美上是清秀的线条组合,显示出其简洁、大方、精美的审美特征。又如杞梓木沙发椅(图四),座椅,茶几均以酣畅的弧形曲线勾勒,几面、椅面分别为圆形和椭圆形,其下部的牙板微微向外抛出,同样呈弧形,体现出线条流动的美、现代装饰的整体美。即使其造型与以往的传统“苏式”风格相去甚远,但在其制作工艺上,还是沿用了传统的卯榫结构,几面、椅面均采用了传统框架镶平面的形式,其雕花、镂空及呈圆杆形的全部架构线条为装饰的整体风格仍然折射出“苏式”家具的清雅、明快的审美取向。

  用于客厅、书房等陈设点缀的琴桌,是人们常用的室内装饰方法,在上面略置水石盆景、插花花瓶,或古玩、工艺品,往往可以别样的风情烘托环境气氛,透视出主人的文化品位和涵养。如回纹圆头琴桌(图五),从其清秀、精美的外形就先声夺人,台面光洁润滑,圆头转折自然,腿足清癯秀长,镂空的回纹牙板既彰显出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又不显繁琐。为了寻求变化,琴桌中部的牙板与左右牙板分别取不同的图案,两边的圆形镂空回纹不但精细、隽秀,且与外形的圆弧线条相吻合;腿部粗细线条的变换,与整体的回纹装饰相协调,体现出其变化的韵律。卯榫结构的组合与柔美的大漆髹饰将其塑造的更是美轮美奂。

  当今的传统家具林林总总,更讲究家具的功能和人体的舒适度,但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民间性、通俗性、高雅性结合的“苏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始终贯穿其中,其“精、气、神”是制作者和使用者都孜孜以求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苏式家具的古韵今风-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