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20

宣德炉迷案深度解析

时间:2020/6/5 文章来源:继贤阁书画


大明宣德年制款梵文朝天耳压经炉

  宣德炉正式的名字应该是宣德彝器,宣德炉或宣炉是通俗的叫法。原本是指宣德三年,宣宗皇帝亲自指导督办下制作的一大批铜器。因其做工精良、造型古朴端庄、皮色神奇幽雅,大批文人雅士争相赞美收藏,被称为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引发后世多次不同规模的仿制,包括各种堂名私款、以及康雍乾三代直至如今的“巧生炉”,竟然形成蔚为大观的宣炉文化。现在收藏界所说的宣炉,通常是指类似宣德彝器样式的铜器,明朝官私款、清三代官款收藏价值极高。

  宣德三年是1428年,距今近592年了。因为历史太久远,天灾人祸不断,宣德彝器经过多次镕毁,真品近乎绝迹,竟然没有被公认的宣德官款真品(故宫的宣德款炉也被很多学者质疑);相关史料记载也多有互相矛盾不确定之处,宣德彝谱据说是当时的礼部尚书吕震带头编写的,但此人宣德元年就去世了,于是这本书也值得怀疑是不是后人伪作;连制作所用材料,究竟是红铜还是黄铜,是暹罗进贡来的还是皇宫失火烧毁的佛像,以及宣德皇帝为什么要造这批铜器,都成了一个个迷案,都成了永远的传说。

  还是那句话,所有这些貌似相互矛盾的信息,都是表象;要探究真相,必须对这些表象进行去伪存真,去发掘背后的缜密逻辑,去推演还原真实场景,这是破解迷案的有效方法。

大明宣德年制梵文朝天耳炉

  第一关键点,宣德炉的材质和来源。多处文献典籍,都记载使用的材料是风磨铜,乃是郑和下西洋从暹罗带回来的贡铜,这应该是可信的。宣德当皇帝时,郑和已经完成了六下西洋,宣德六年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九年还派王景弘率船队出使南洋。皇宫失火烧毁佛像用来作彝器一说显然不足取,即便皇宫失火也会及时救火,烧毁的东西很有限,即便烧毁了几尊佛像也不够大规模设计制造宣德彝器之用。

  风磨铜是什么样的铜?这也是争议颇多之处。有人说是黄铜,即铜锌合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明朝末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炼锌技术,中国化学史和分析化学研究的开拓者王链(1888—1966)在1956年分析了唐、宋、明、清等古钱后,发现宋朝的绍圣钱中含锌量高,又经过大量考古研究,得出结论是中国用锌开始于明朝嘉庆年间。另外当时,中国在文化和技术各个领域领先世界是不争的事实,西方刚刚完成文艺复兴,各种手工业才起步,一个小小的暹罗国哪来的黄铜?有人说是含金量较大的红铜,但如果是这么好的铜直接用来铸造铜器就好了,干嘛还要十二精炼?

  所以,结论推导即可得出,风磨铜不过是暹罗小国自以为最好的粗铜,大概是他们把铜矿石磨碎各种陶炼、千辛万苦得来的很珍贵的铜,用来交换郑和船队的瓷器丝绸等物品。郑和作为天朝上邦大使,当然也知道这铜不值钱,但碍于礼节也只好收下带回朝廷交差。

  铜和锡的冶炼技术,铜锡合金即青铜的使用,这些在商周时就已经成熟。据记载,烧制彝器时宣宗皇帝曾亲自问询工匠材质的问题,并要求十二精炼。为什么?显然是为了避免像商周青铜器那样生锈,那么精炼得到的自然就是纯度较高的红铜。为了让红铜不至于太软,必然要添加一些其他金属比如锡、铅,很可能还添加了部分黄金,这就是红铜宣炉表面若没有人工敷色就会自然形成黑色氧化层的原因。

大明宣德年制款竹节纹鱼耳炉

  第二个关键点是,为何宣宗皇帝要大规模的制造这么多彝器。史料的记载是因为皇帝看到朝廷祭祀用的各种彝器太粗鄙而不合礼制,这应该算是一个表面的借口。更深层的原因说起来相当复杂。

  明朝历史上,朱瞻基的有道明君地位是得到公认的。他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立皇太孙,多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他还是杰出的书画家,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 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曾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宣德元年(1426)即位之初,就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宣德三年初,朱元璋、朱棣开创的基业,终于安全得到了朱瞻基手上,天下安定,朝堂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但是朱瞻基深刻的知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目前朝廷上下的和谐都是表面现象,如何收拾人心才是真功夫。收服人心,决不能像洪武永乐时期只靠生猛的杀伐和残酷的吏治,礼仪教化的老套路(宋真宗是大宋第三位皇帝曾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泰山封禅活动)大众已经审美疲劳,该怎么办呢?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帝国体系,他需要一个高明的创意,需要一个神操作,按我们今天的话说,他需要策划搞一场活动,通过一场合适的大规模活动,让大明帝国告别内外征伐并全面转型到安定发展的新历史时期。

  于是他策划了朝廷上下齐心协力制造宣德彝器的活动,这个计划当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他父亲朱高炽即位时(1425年)就开始筹备,让当时礼部尚书吕震牵头领导一帮朝臣开始搜集资料、设计图样。谁也没想到,他父亲很快去世,他仓促登基那年吕震又去世,然后他又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耽误了几年后,到了宣德三年才总算腾出手来是实施这个计划。

  宣德彝器的横空出世,给大明朝初期的天下,涂抹上了浓重而古老神秘的艺术色彩,顺便也带着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人文关怀,让逝去的灵魂得以安宁,让朝野上下的人心得以稳定,明宣宗这个神一般的创意,看似简单的一个操作,却正是那个时代那个时局最准确最神妙的操作,洪武大帝永乐大帝开创的基业因此而被安全的守成,大明朝国运传十二世十六帝历时276载,朱瞻基以及他的宣德彝器居功至伟。

大明宣德年制竹节纹鱼耳炉

  第三个关键点是,宣炉奇异的皮壳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明景泰兵部尚书于谦对宣德铜器之美这样评价:“色似黄金,音如钟磬”,明嘉靖祝允明赞叹宣德铜器:“当与商彝周鼎共宝、金玉同价,------金玉恒有而宣铜彝器传世颇稀。”明末大鉴藏家项子京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跃于肤里之间”。明末崇祯进士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宣德炉说:“其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可挪掐然,迫视如肤肉内色”。明末清初冒襄(董小宛的丈夫)喜爱宣德炉,他有一首诗说:"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

  于谦(1398~1457)说宣炉色似黄金,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最初制造好的宣炉。铸造初期,必然要试制出来所用铜合金的各种材料配比,试验款或许提炼次数不够,显出青铜那样的金色。后来提炼次数提高,成了红铜,只好采用人工敷色。因为是皇室之用,当然最初敷色都以金黄色为主,因为是祭祀之用的彝器,绝不应该是有很多种颜色。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是敷色的表面也会被缓慢的侵蚀氧化,色调自然就开始变化,正常传世下来的宣炉,红铜的胎色透出就呈现栗壳色。到明末清初,结果就如同项子京等人说的,色黯然,迫视如肌肤肉色,黄云隐跃。

  据记载,整个铸造工期分为两期,第一期制作数量计一百一十七款,三千三百六十五件。第二期于当年十一月间,根据需要补铸一万五千六百八十四件,合计一万九百零四十九件,件件著录,这些才是我们传说中鼎鼎大名的宣德炉。全部这些铜器,除部分归宫廷留用外,还奉敕分与诸王府。(这个数据是来自宣德彝谱,无从考证,但符合情理,可信)

乾隆三年朝天耳炉

  最后一个关键点是款识,万历时代的大学者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谓:“其底识文用匾方印子,阳铸大明宣德年制”真书,其书法出自当时学士沈度之手,字划完美,印地明晰。此外有少数作“宣德”二字之篆文款,仅作“宣”之一字篆文款及“宣德年制”之四字篆文款者,尤其补铸者或作“宣德年制”四字小楷,或作“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或作“宣德”二字篆文,或作“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或作“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欧体长方款等,不一而足,于《宣德彝器图谱》中均有详细纪录。

  这个说法相当可信。大规模铸造彝器,当然是先书写好,刻成印款,分发各处铸造办在制造蜡模时使用。失蜡法制作宣炉,是无可争议的,因为这项技术早已经成熟,且有记载制作宣炉用料里面有石蜡。铸造完成后,再去修刻底款应该没有必要,且没有任何意义。后世仿制宣德官款者,为了底款清晰有力,多有显著的修刻痕迹,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乾隆三年朝天耳炉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是三个宣炉,通过微痕鉴定得知,都是真品到代(微观图这里就省略了)。第一个梵文朝天耳压经炉,显然是传世珍品,且根本就没有当香炉用过,一直把玩案头,包浆浑厚,其栗壳色隐隐有黄云,迫视肌腻肉好,底款是大明宣德年制铸印款。

  第二件竹节纹鱼耳宣炉,显然是出土而来,表面人工敷色的皮壳,已经基本被侵蚀破坏,红铜的胎色全面显露出来,表面开始氧化变黑,这是添加一定比例的黄金所致。这种加了一定比例的黄金而成乌铜技术早在宋代就已经成熟。

  第三件是乾隆三年朝天耳炉,器型完全是仿第一个宣炉,没有梵文,没有人工敷色,也没有入土痕迹,显然也是传世珍品。注意,表面氧化层也呈现乌黑色,显然也是仿宣炉加了一定比例的黄金;还有,乾隆三年的底款也是铸印款,没有任何修刻痕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宣德炉迷案深度解析-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