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17

李鳝《鱼馔秋菊图》

时间:2020/10/19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王英辉/陕西宝鸡


  李鳝即李鱓(1686—1756),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扬州府兴化人,系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科举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当时上流社会一直推崇的“正统派”画风之束缚,后遭忌而愤然离职。乾隆三年(1738)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体恤民情,颇得民心,但秉性耿直的他最终还是得罪上司而遭罢官。自此,李鳝便长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专职书画家。

  携笔天涯走,翰墨写生平。李鳝虽落拓江湖,饱尝世间底层疾苦,但始终满怀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往往署名只是一个“鱓”字,那是在向人们传递着自己不过是“江淮间一条普普通通的鳝鱼罢了”的意蕴。可他毕竟是本可以在宦海纵横捭阖的一介“孝廉”,从鼍到鳝,由神兽而沦为一条其貌不扬的小鱼,不仅隐喻了主人公“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坷坎命运,更深刻揭示了一代大师仕途失意而不得不以画为业的无奈与不甘,纵观他笔下的一花一人,一草一木,无不影射着自我内心的一份独白与倾诉。

  李鳝的纸本设色立轴《鱼馔秋菊图》(见图),是一件设色清逸、布局简约、诗书印俱佳的难得精品。画面极为直观明了,菊开两朵,茎叶疏朗;鱼衔枝条,肥美欲坠。秋菊与鱼馔之外,再无多余画面的陪衬,更无与之相关的背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自左上侧起题有七律诗一首:“洋菊偏于此地宜,不言品格且言奇。尚余海外纵横态,大壮篱边冷落时。下马啣杯皆戚里,买鱼共馔引乡思。只今十月霜花在,重赏秋光莫怨迟。”右侧则是署款:“乾隆六年秋,李鳝写于历下寓斋。”旁边上下罗列钤盖两方白文印“宗杨”“复堂”,另有鉴藏人所书五字之签条:“李复堂鱼花。”静观此画,生活气息与感情的个性色彩融于笔端,章法别致,用笔灵动,高深之功力于此率性笔画间即可一览无余,不失文雅秀逸之气,兼具潇洒浑脱之趣。画不足以题,题不足以诗,洋洋洒洒,酣畅淋漓。

  此处的“历下寓斋”当系滕州住所,因为作这幅画时,李鳝已经被革职而不再知县任上。据《滕县志》记载:……1740年(清乾隆五年,庚申)……为政清简,士民怀之,忤大吏罢归,留滕者三年。1741年(清乾隆六年,辛酉),李鳝整整55周岁,三月十六日,他致信郑板桥,介绍戴遂堂订交(《明清画苑尺牍》)。四月,作《桃花柳燕图》(天津历史博物馆藏)。七月,绘《喜上眉梢图》(江苏镇江博物馆藏)。这一年,是李鳝恢复平民身份后的第二年,他已经看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饱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对一个年过半百且满腹才华的文人而言,有秋菊一束,鲜鱼一盘,醇酒一杯,即为幸事与乐事。唯有用手中的笔去描绘身边的所见所感,抒发内心最为深切的思乡之情,那才是活在当下的全部意义。而这一时期,也是李鳝七十载生命里最为轻松愉悦的高密度创作井喷期,留下了美术史上堪为经典的诸多佳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鳝《鱼馔秋菊图》-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