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晚清青花烛台上的“朝仪况办”作何解

时间:2021/6/21 15:13:33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胡剑明/江苏南京


  今年“五一”期间,笔者在南京收藏品市场上看到一件青花烛台。该器高9、直径8厘米,呈腰鼓状,周身绘梅花青花纹饰,腹部正中设四个开窗,分别以青花楷体书写有“朝”“仪”“况”“办”四字(图1)。烛台上方圆面(图2)有1厘米凹面,用于承接烛泪;有中孔贯通至器底(图3),用于立插烛棒。此器物有些残破,属于较为典型的清代光绪年间景德镇烧制的民用品。

图1 清光绪“朝仪况办”青花烛台四个侧面

图2 烛台顶部

图3 烛台底部

  既然民用,此器物就是“民学官味”的一种旧物,其上的“朝仪况办”是值得一说的。“朝仪况办”原来是说,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后也称大臣朝拜君王的礼仪为“朝仪”。朝仪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

  朝廷的礼仪古有记载,《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幸传·徐爰》:“爰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有:“予去国二十七年,复还,朝仪寖有不同。”这些文字,或许都是对“朝仪况办”的注释。

  “朝仪”应该是旧时用来规范礼仪的,据说先于西汉。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形式,可能要比上战场杀敌立功还难。但是,历史故事说,这个任务交给叔孙通后,立马就被他弄成了文件。

  随着项羽和刘邦的交战形势的变化,项羽被预测是“注定要失败的”,于是叔孙通就又投降了汉军。队列变了,而叔孙通的官职没变,他被刘邦拜为博士,号“稷嗣君”,负责举荐勇武之士为汉军争战。刘邦统一天下后,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因为这个礼仪,叔孙通立了大功,封为奉常,赏赐黄金500斤,他的孩子们也都被封为郎官。

  过去,即使是皇帝也没有电灯,所有的仪式和生活,都依赖烛火插在烛台上照明。宋代无名氏《道山清话》有载,说在一道山“里面出来一个老者,须发苍然,手中持了一支烛台,拳大,燃了一支白蜡烛……”《老残游记》第八回有一段也说,“灵前一对蜡烛上结了大烛花,烛油继续流下来,堆满了烛台。”作家巴金《家》:“三五烛台上的蜡烛,剔起灯亮,点着烛台,屋内明亮起来。”

  瓷器烛台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就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在各朝各代,它由各种文化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造型,其材质甚至是烛台身上的花纹、图案、文字都是当时中华精髓的体现。同时,古人也很讲究生活的品位,即使是日常用器也要做得异常精致,于是烛台就不再是单一的生活用具,还兼有了更多的艺术观赏性。

  《天宝遗事》载:“甲王以檀木刻童子,每夜饮,列执华烛,故名烛奴。”是说,唐代贵族用名贵的紫檀木做烛台,雕刻成童子形状,晚上宴饮宾客时,燃巨烛于其上助兴,名为烛奴。宋人陶谷的《清异录》也有一故事:曰“案上捧烛铁人,高尺五,云是杨氏时马厩中物。一日黄昏,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是说,南唐先主李昪节俭,做了皇帝,仍然使用铁铸的烛台,为铁人模样,还美其名为“金奴”。可见在这一时期,烛台已具有了审美的理念,在材质和工艺上,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

  后来的人们,或是为了收藏之趣,或是出于怀旧,越来越多地用烛台、蜡烛来装点家居、烘托气氛。烛台在现代生活中,更多了装饰性、把玩性,进而超过了实用性。各种材质、各种各样的烛台,出现在并非“朝仪况办”的现场,出现在当今的各类仪式中,烛光诗意的美感为幸福生活烘托了浪漫的气氛。

  如今的收藏品市场上,可以见到的瓷质烛台,以明清时期青花纹饰的为多,也有一些同治粉彩瓷,虽然大多有些残破,但是收藏家、旧物爱好者依然会买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晚清青花烛台上的“朝仪况办”作何解-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