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和田碧玉《虎溪三笑》印

时间:2020/9/2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王家年/上海


  近几年,和田碧玉称得上异军突起,不仅色彩跨度大,且玉质翠碧深幽、淡雅怡人,被越来越多的藏友所钟爱。

  碧玉是天然矿石,有优劣之分,菠菜绿是业内公认的碧玉皇者,属于夏天的颜色,绿得沉稳、气场强大,堪称高端大气上档次,被视为稳重富贵的代表。和田碧玉之所以备受喜爱,价值奇高,只有菠菜绿的和田玉才称得上和田碧玉。

  藏友老袁带来一盒和田碧玉印章一组(见图),题材是《虎溪三笑》,每位老者高约8.5、宽3.3、厚2.3厘米,重量122克。

  唐代诗人黄滔有《游东林寺》诗:“平生爱山水,下马虎溪时。已到终嫌晚,重游预作期。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翻译如曾见,白莲开旧池。”唐代诗人崔涂有《送僧归江东》诗:“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去留那有著,语默不离禅。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

  两位唐代诗人笔下的“虎溪”,有一段传奇故事: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后人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有多事者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释慧远与陶渊明约略为同时人,交往或有可能,陆修静所处时代晚过百年,所以“三笑”之说纯属虚构。但这个题材日益成为象征三教合流的美谈而脍炙人口。

  虎溪三笑之说始自唐代,宋代李龙眠首作三笑图,智圆并为之作图赞,成为脍炙人口之美谈;于大宋僧史略卷下、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八、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三十六、释氏通鉴卷三、释氏资鉴卷二、释氏稽古略卷二等书中皆有载述。此外,日本在镰仓时代的后期,也开始流传虎溪三笑的画作。

  这组和田碧玉《虎溪三笑》印章,材质较好,那是越绿越好,不仅要绿得好看,还要绿得醉人。在较知名的碧玉品种中,菠菜叶那种满绿的碧玉,价值非常高,还有冰底菠菜绿,冰底透亮,看着有结晶的质感。评定一件和田碧玉的价值,也讲究从棉、浆、裂三点看各种瑕疵分布,由于碧玉独特的成分构成,更要看有多少黑点,这是影响和田碧玉价值的重要因素。细度和密度越高,碧玉就越细腻,品质高的碧玉打上灯也很难看见其内部结构。简单从外观上看,玉质越细腻,颜色就越鲜亮,色调越均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和田碧玉《虎溪三笑》印-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