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上一页
1/148页 共4396

魏紫熙:耸天石笋造化功

时间:2021/3/19 12:15:2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周和生/江苏南京


图1 魏紫熙《黄山石笋矼》

  写本文时,笔者凝望魏紫熙先生的法作《黄山石笋矼》(图1),不由想起他所讲述的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古代有位高士持怀疑态度游览黄山,直至其东部,看到此处群峰高耸,危柱擎天,巧石星罗,竞相崛起,始信黄山可爱。高士观景所处之峰故名始信峰,而伫立始信峰后眼前所见之景,即为黄山奇景石笋矼。

图2 萧平诗塘题跋

  魏紫熙(1915—2002),原名显文。生于河南遂平,毕业于开封河南艺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南京清凉山建有魏紫熙艺术馆。

  紫熙先生年轻时在河南大学任教期间,结识了坚持面向生活的赵望云先生,切磋技艺,深受教益,从而确立了“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不变信念。在江苏省国画院成立初期,他作为院办主任,曾多次协助傅抱石院长组织写生活动。20世纪50年代,先生首度登临始信峰,即被眼前奇景石笋矼所震惊。但见矼上怪石参差,犹如雨后春笋。“十八罗汉朝南海”“立佛石”等名胜中的“罗汉”,高矮有别,腴羸不一,姿态各异:有擎伞前行者,有策杖缓步者,亦有打坐山顶者。“罗汉”前方,怪石峥嵘,如野兽蹲伏,似猛禽落脚……使先生惊叹的还有色彩:蓝天白云之下,矼石呈深黛色,石纹有如墨线勾皴,石上苍松亦黛绿一片。时遇云雾缭绕,则矼上松石又别有一番迷蒙奇景。先生感叹风景如天然图画的同时,以水墨表现黄山奇景的感受更加深刻。

  奇峰未得深归去,名画偏求水墨山。先生古稀之年,偶与笔者谈及往昔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不凡经历,颇为感慨,并欣然动笔,特地以高远之法为笔者写水墨山水一幅。先生此作取景“自山下而仰山巅”:近则群峰突兀,似利剑直插霄汉;远则万山重叠,如海浪磅礴而来。主体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使观者望之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敬意。画作款识:“黄山石笋矼。和生弟正。甲子,紫熙。”印钤白文“老魏”与朱文“吾师造化”各一。“造化”意即天地与自然。天地自然所赋予的创作题材与先生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完美结合,使作品呈现出质朴浑厚、骨高气雄的精神风貌。捧读之际,不禁使笔者吟诵起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虽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黄山四绝,但怪石系绝中之绝。明人吴廷简认为:黄山胜景处处奇妙,石笋矼“益奇益妙”,在别处“一步一叫绝”,到此地则“一步十叫绝”。吴昭谦《黄山探奇》称黄岳石笋、雁荡龙湫、匡庐瀑布为“天下三奇”。故此,萧平先生以诗塘为之题跋(图2)曰:“耸天石笋。黄岳奇景也。紫熙先生佳制。”

  在之前的《钱松喦:点点帆影万里流》(见《收藏快报》2014年9月10日第16版)一文中,笔者叙述钱老写长江胜景,所采取的是“阔远之法”。本文叙述魏老写黄岳奇景,所采取的是“高远之法”。行文至此,笔者想引述一下何为“阔远之法”与“高远之法”。北宋郭思纂集《林泉高致》载其父郭熙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后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又增三远:“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后人合称“六远”,即山水画取景之六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魏紫熙:耸天石笋造化功-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