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知识

上一页
1/84页 共2487

珐琅彩几个罕见的知识点

时间:2020/10/15 文章来源:老张藏说


  珐琅的诞生历史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 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

  珐琅彩瓷的装饰,即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是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其高超的烧造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因为其烧造需要大量木材并伴随而不能大规模烧造,所以烧造场所从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

  一般五种分类

  画珐琅

  又称铜胎画珐琅,洋瓷。画珐琅艺术源于15世纪中叶法国、比利时、荷兰三国交界的弗兰德斯地区,以法国中西部的利摩日最为有名。15世纪后期,“受当时欧洲流行的铜版画启发,利摩日的工匠们试图在鼓起的薄铜片上先烧制一层珐琅,然后再用毛笔或抹刀蘸上珐琅颜料在上面进行人物画创作,由此产生了利摩日画珐琅技术”,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风靡欧洲。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平定台湾后,禁海开放,海上丝绸之路重新活跃起来,包括“画珐琅”在内的西洋制品开始大量涌入清朝。

  特点:1、早期的画珐琅作品因为技术不是很成熟,胎体与掐丝珐琅一样都是比较厚重的,器物体积也大都很小,多以实用的碗、盘、壶、瓶、盒等日常用具为主。釉色也少,并且颜色不纯净,釉色灰暗无光,色彩互相浸染渗透,画面模糊。

  2、作品多以灰白色珐琅为地(也兼有黄色地),并用红、黄、蓝、白、绿、赭、紫等几种颜色的珐琅釉作画,颜色品种不甚丰富。表面光泽度差,釉料施用浓厚,砂眼较多,反映出珐琅釉料质地尚不精细。

  3、康熙晚期的画珐琅器,充分显示出了画珐琅器本身所具有的薄、平、光、艳、雅的特点。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涂施均匀,表面光洁平滑,基本无砂眼,色泽艳丽明快,颜色品种也日趋丰富。作品地色除白色以外,盛行以黄色珐琅为地,皇家生活色彩浓重。胎壁的制造较早期轻薄,器型规整,种类也有所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诸如盏托等。

  4画面用笔工致,一丝不苟,有如工笔重彩画,更具图案性效果,早期那种飘逸、洒脱的用笔方法已销声匿迹。作为图案花纹装饰用的珐琅釉料,颜色品种日益丰富,由早期的红、蓝,绿、白、黄、紫、赭等六七种,增加到红、蓝、绿、白、黄、黑、雪青、赭、紫、粉等,达至12种之多。

  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元代叫做“大食窑”或“鬼国嵌”,今人俗称为“景泰蓝”。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自明末以来主要由皇室贵族使用。每件掐丝珐琅器,必须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鎏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可以说,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特点:

  1、明珐琅有多种颜色呈半透明,不是那种有机玻璃感,而是有矿物质般的晶莹感。

  清珐琅不透,到晚清起又有了透明珐琅,但象有机玻璃,无晶莹感。

  透的明珐琅有紫色、墨绿、深蓝、绛黄、底色的浅蓝。

  2、明多用呈黄色的铜丝(至少在器物外表的丝),和清代的红铜丝有别。明铜丝是锡焊在胎上,所以在珐琅损处常能看到胎上的锡斑,有时在铜丝周围也能看到溢锡。

  3、看构图风格。对最常见的莲纹,故宫的杨伯达有如下总结:明早期莲瓣尖丰满,莲形有花瓣包拢。明中期花型有绽放感,瓣尖变长成钩状,方叶、逗号叶开始流行。明晚期莲花瓣扭曲如菊花瓣。

  4、清三代各有特色。康熙时期画珐琅,康熙早期的画珐琅技艺还不够娴熟,主要是制作一些日常用器物。康熙后期技艺才逐渐娴熟,除了日常用器物,还有鼻烟壶和花瓶等。雍正时期画珐琅,画珐琅由康熙起源,但是却在雍正时期兴盛。雍正画珐琅做工精细,釉色透亮。除了日常器物,还有一些特殊器型出现,如多层式烛台、成套的杯盘等。雍正时期的珐琅釉色以黄色为主,但是出现了黑底上压彩色花纹的器物,这是前所未见的现象。乾隆时期画珐琅,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器物样式多达几十种。虽然底色还是以黄色为主,但是增添了湖蓝色、藕荷色等靓丽的颜色。乾隆时期的珐琅纹饰主要采用中西合璧的装饰形式。乾隆时期还出现了内填珐琅、掐丝珐琅和画珐琅相结合的新工艺。

  透明珐琅

  亦称“广珐琅”,俗称“烧蓝”,是指在金属胎上用锤揲、浮雕、阴刻纹饰的方式,有的还饰以金、银片,然后涂以透明珐琅釉烘烧而成,以蓝、绿、紫色为多,这种工艺是利用珐琅釉透明半透明的特性,使器物装饰图案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垂胎珐琅

  金属锤胎珐琅器简称“锤胎珐琅器”。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在金、铜等金属胎上锤出凹凸不平的图案花纹之后,再在花纹内点蓝、烧蓝、镀金而成。珐琅呈隐起效果,恰似在金碧辉煌的地子上镶嵌的宝石,光彩夺目。锤胎珐琅工艺多用于制造七珍八宝等供器。

  錾胎珐琅

  金属錾胎珐琅器亦称“嵌珐琅”,是将金属雕錾技法运用于珐琅器的制作过程中。金属雕錾技法是古代一种传统的金属器加工方法。远在商周时期,当时的工匠已将这种技艺广泛地运用到青铜器的装饰上,制作出许多装饰精美的青铜器工艺品。金属錾胎珐琅器的制作工艺,是在已制成的比较厚的铜胎上,依据纹样设计的要求描绘出图案的轮廓线,然后用金属雕錾技法,在图案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使得纹样轮廓线凸起,再在凹下处施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小结:珐琅彩其精彩华丽,,工匠的精湛技巧。令人打大饱眼福,无论是否拥有到代的东西,即使现代的,普通人放家里都会让人眼前一亮。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能使人眼前一亮的,老张认为都是好东西。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有所收获,麻烦给点个赞,转发一下!谢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珐琅彩几个罕见的知识点-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