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17

千山凝碧暮云深——读马琬《暮云诗意图》

时间:2022/9/5 文章来源:美术报

马琬 暮云诗意图 上海博物馆藏

   “卧游”一词自从被南朝宗炳提出后,向来为文人雅士所推崇,并且逐渐演变成赏画尤其是欣赏山水画的观看之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天地任逍遥的美好,从而进入隐逸文化所倡导的“卧游畅神”的境界。到了元代,由于尖锐的民族、阶级和社会矛盾,汉族文人大多具有强烈的隐士情怀,表现在绘画上,就是以笔写心,遗貌求神,将山水画当成真实风景的替代,变政治上的“失意”困窘为精神上的“诗意”栖息。在这段绘画史中,马琬以独特的内心感悟和精妙的笔墨技巧创作了《暮云诗意图》,在自然之真和艺术之美中营造出了另辟蹊径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审美空间。

   马琬,生卒年不详(活动于?—1378?),字文璧,号灌园人、鲁钝生。秦淮(今江苏南京)人。元末隐居,明洪武三年(1370)任抚州知府。工于诗、长于书、善于画,时称诗书画“三绝”。他常与杨维桢、倪瓒、贝琼、黄公望、王蒙等人宴游雅集,获益良多。马琬擅山水,远师董源、巨然、米芾,近学黄公望、王蒙,其画作结构简逸而严谨,笔墨清润而浓郁,格调浑穆而明秀,意境深幽而旷阔,颇有时誉,“三吴人以重价购之”(贝琼)。他的传世作品有《春山清霁图》《雪冈渡关图》《春水楼船图》《夏山欲雨图》《暮云诗意图》《乔岫幽居图》《松壑观泉图》等等。

   《暮云诗意图》,绢本设色,纵96.5厘米,横56.3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画在水墨皴染的基调上,兼施淡淡的青绿,附加薄薄的赭石提勒,描绘了雨后新霁、千山凝碧、暮色苍茫、诗意盎然的景致。画面近景陂陀起伏、平冈延绵,其上林木深秀,一片葱郁。画面右下方溪流屈曲回环,汇聚成潭,气韵灵动。临水有亭,以简洁的线条勾勒而出,其赭石色的亭顶成为近景中的画眼。画面中景岗陵深处山谷蓊蓊郁郁,烟岚萦绕,画家描绘房舍数间,有“可居”之意。右边隔溪以板桥相接,典雅古朴。中景几处林木或枯或荣、或浓或淡,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与近景的林木遥相呼应,意境悠远。画面远景层峦逶迤, 危峰矗立,以伟峻的气势俯视着左右的陂陀。偏向左侧的主峰墨色凝重,用披麻皴反复皴擦,笔法老练而柔韧。山顶矾头和山脚卵石的画法简洁明快,颇有董源笔意。远山和树丛则充分吸取了米芾米家山水的技法,用浓墨、淡墨、积墨、淡彩,或淡抹轻染,或纵横点染,山峦陂陀施以青绿,山巅阳面敷以赭石,树叶染以花青,生动地表现了雨霁暮色下微妙的光影色泽变化。

   纵观《暮云诗意图》,全图以高峙的山峰和硕大的石岗为主体,巧妙地和潺湲的溪流、跳荡的清潭、葱郁的林木、缭绕的烟岚、苍茫的暮霭以及彼此呼应的茅亭房舍板桥融合在一起,既有峰峦的神姿、云水的灵气,也有暮色的诗意,整个画面因此而充溢着雍容博大的视觉张力、古意雅致的美学特质、静谧幽深的人文气息和超然尘外的隐逸之风,塑造出了“过雨白云肥,丹崖藓作衣。磴回径茂树,景晏阁轻霏”(画轴左上方僧人如阜题诗)的绮丽意境。作品更多的是对自然本质的领悟和主体意识的表达,即寄情于山水,愿与深山野水为友,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暮云烟岚,在登山临水中,在栖居卧游中,去撷取内心期盼的那份诗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千山凝碧暮云深——读马琬《暮云诗意图》-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