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20

《爨宝子碑》的源流与艺术特征

时间:2015/5/29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魏晋时期是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期,楷、行、草均在汉代产生并在此时期走向完善成熟。隶书作为正体字的地位逐渐被楷书取代,碑刻文字也相应从隶书为主转向楷书。在这过程中有长达两三百年的过渡期,逐渐形成一种半隶半楷的以方笔为主、留有波挑的“隶楷”风格。这种书风以民间铭刻书为主,上至王公大臣家族,远至边区民族均广为使用。而出土在云南的《爨宝子碑》,正是这种隶楷风格的代表。

  过往由于出土资料与研究的不足,对隶楷的研究相对贫乏,因此对于《爨宝子碑》的出现,大多感到惊异:其一,它远在蛮族边陲,为何能有与中原相抗的书法;其二,它时处东晋,与王羲之的年代相距不远,为何却与二王书风大相径庭;其三,东晋禁碑,为何有如此大型的碑刻。

  本文着重讨论《爨宝子碑》的艺术特色,兼论隶楷的源流与历史地位,试图从一个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解读《爨宝子碑》。

  边陲诸侯不遵立碑禁令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南扬旗田村。碑高五尺四寸,宽一尺八寸,碑文十三行,满行三十字,共403字。碑主爨氏,名宝子,字宝子,东晋宁州建宁群同乐县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卒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官至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碑后有清曲靖知府邓尔恒题跋。咸丰二年(1852年),邓尔恒寻得此碑,移置城中武侯祠,嵌于壁上。1927年武侯祠庙被毁,1937年移于曲靖中学盖碑亭内保留至今。在书法史上《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爨龙颜碑》因字多碑大称“大爨”,此碑则被称为“小爨”。

  爨氏为南中大族,从汉末到中唐数百年间掌握着南中地区(今云南全境、贵州西部和四川南部)的实际统治权,爨氏家族世袭太守,拥兵自重,远离中央王朝,割据边陲一方。三国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称为“南中”,是蜀国的一部分。南中最有势力的大姓为霍、爨、孟三姓。公元399年,霍、孟二姓火拼同归于尽后,爨姓成为最强大的势力。汉末至晋初统治建宁和交趾两地。西晋至唐朝期间,爨氏最强盛时扩展到贵州、四川地区。570年左右分为西爨白蛮和东爨乌蛮。直至唐时南诏兴起,才统一两爨地区。爨宝子为宁州首郡之长,领有今云南省东北部十七县之地。爨龙颜为宁州刺史,为四郡之长,拥有今云南省及贵州西南四十五县之地。爨氏与中原政权时合时离,开门称臣,闭门称天子。因此无怪搞错东晋年号,把“义熙元年”错写成“太享四年”,也无怪魏晋严禁立碑,而此地碑碣独盛了。

  用笔灵活结字多变

  《爨宝子碑》用笔结构既有隶书的朴厚飞扬,又有楷书的方整肃穆,行气章法,既有规矩森严,端凝拙朴的“古佛之容”,又有参差错落,洞达跌宕的自然之态,其任性率真的体势颇具特色。自它出土以来,受到众多书家的高度评价。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誉其为“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端朴若古佛之容。”杨守敬《平碑记》认为此碑“绝用隶法,极其变化,虽亦兼折刀之笔,而温淳尔雅,绝无寒气之态,大体得之”,李根源评价它“下笔刚健如铁,姿媚如神女”。

  《爨宝子碑》在用笔上灵活多样,很多笔画含有隶书的遗韵。横画具有隶书的波磔,呈“雁尾”状,如“君”、“王”等字。撇画收笔回锋转上翘,有如波挑,如“太”、“本”等字。捺画尾部有挑势,呈向上伸展之意,如碑文“春”、“放”等字。钩画,尾部作慢转回锋,如“子”、“不’等字。折画转变处呈方形,如“回”、“抽”、“唱”等字。其用笔已具楷书的雏形,如横画起笔斜势,收笔圆顿。有些用笔打破了传统规则,大胆夸张,独具特色。横画,起笔、收笔均翘起,显得翩翩起舞,天真烂漫。

  《爨宝子碑》的结字变化无穷,丰富多彩。有的平稳、有的险峻、有的舒展、有的收敛,千姿百态,饶有风趣。纵观此碑,字形以方、长方为主,字字成四角饱满的“块形”,显得端庄凝重。它又能奇正相生,聚散有致,潇洒纵横,不拘一格。如“崩”字,上正下歪,稚拙天趣,活泼多姿。“浪”、“沧”二字的三点水其用笔轻重、大小、造型也各异。“沧”字,上面的撇直穿第二点而外伸,真是精妙奇想,错落跌宕。

  风格相近的碑还有多块

  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北方分为五胡十六国,南方东晋偏安一方。书风亦由此有南北之别。南北共尊钟、卫,北地尊碑,又崇古法,兼有胡风蛮犷之风;南地二王兴起,雅好新体,妍丽相尚。南方禁碑,而翰札大盛,富有士大夫旷逸之气。南北之分,碑帖之别,由此而生,文人书风与匠人书风的分野,愈加分明。直至清代南北书派理论兴起,愈加强了这种南北书风对立的观点。因此对《爨宝子碑》为代表的方笔隶楷为何在翰札盛行的南方出现,很多人大为惊异,以致部分研究《爨宝子碑》的文章千方百计论证书写者与北方接触的可能性,方才觉得它出现得“理所当然”。直至近年出土数以千计的墓志、砖文、石地契等铭石书,出现大量的方笔隶楷风格的字体,人们才逐渐可以肯定,方笔隶楷渊源久远、流传广泛,《爨宝子碑》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品,而不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奇葩”。

  与《爨宝子碑》风格相类的还有:《大代华岳庙碑》(439年)、《沮渠安周造像寺碑》(445年)、《中岳篙高灵庙碑》(456年)、《比丘惠感造像记》(502年)、《延昌三年造像记》(514年)、《鞠彦云墓志》(523年)等等。除《张迁》为经典的汉隶外,其余皆隶楷相参。部分笔画有隶书波磔特征,部分有楷书笔画特征。方笔为主,间或辅以圆笔。结体以平直为基本特征,间或参以错落欹仄。横折成方角,点如三角状,左竖起勾,横勾作横折勾状等等。

  从出土分布的位置来看,中原、山东、西南、西北皆有分布,可知流传之广;从出土时间来看,屡见于公元五、六世纪,可知兴盛时间之长。从出土相似风格的墓志,石刻达上千块之多,可以流行之盛。从使用的阶层来看,不但有广大的下层工匠,也有琅琊王家等世家大阀、云南爨家等封疆割据之族,可见上下风从。东晋这类书体,是当时碑刻的标准体,而且往往用于达官显贵这一阶层的碑刻之作。虽这类碑刻未留书者姓名,但他们选择的书刻之人必然是当时的善书善刻者,而并非以往学界观点认为《爨宝子碑》一类隶楷风格的出现因为蛮族的粗犷质鄙。

  隶楷传统至今流传

  纵观这类隶楷风格的碑刻,书法水平最高的当属《爨宝子碑》、《嵩高灵庙碑》。三王墓志过于呆板,缺乏活气。《嵩高灵庙碑》屡出奇姿,不可端倪,可惜风格略欠统一。隶楷风格突征表现得最完整、最统一,又能在平中出奇的,当数《爨宝子碑》。

  隶楷在流行了两个世纪后,由于楷书的全面成熟而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它的端庄古拙、奇姿百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后依然启发着一代代书法家出新的灵感,如金农、康有为等。近代更有李济琛、秦咢生、赖少其、周树坚等等一大批的书法家对其毕生钻研,把这种古朴奇拙的隶楷作为自己的主要艺术面貌而名闻当世。传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减其色彩,它只是在历史的尘埃中等待着后人去发掘汲取。一旦我们拭去灰垢,必定熠熠生辉,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爨宝子碑》的源流与艺术特征-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