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由晚清民国石香炉说“进香”

时间:2019/7/19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钱桂屏/江苏南京


  近日,南京文友伯瑜和朋友一同收藏到一尊石香炉(见图)。炉高34、横长43、横宽24厘米;正面刻有铭文(繁体)“进香。癸酉年谷旦,信士甯顺喜敬立”。“癸酉年”为1873年,清穆宗同治十二年,或1933年,即民国二十二年。“谷旦”汉语词语,是“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四周雕有如意纹饰,造型如鼎状,同体基座,四平八稳。十分完整,其石材是南京附近的青石,也是典型的南京地区做工。由此可基本确定,此“石香炉”是晚清民国时(在南京)放在佛像前上香的物件。

  有史料认为,进香始于周朝,周人生烟以祭天,称着“烟”或者“烟祀”。这种祭祀制始于周文王。“烟祀”一是点火生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就是后世所谓“烧香”。据说,汉武帝对中国香事的推行贡献极大。武帝为求长生,是神就敬,打破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使“香”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日用。这一时期,产自西域,即中东阿拉伯半岛一带的真正的“香料”也传入了中国,所以,“丝绸之路”也称为“香料之路”。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汉武帝时的香事变得繁盛,而且“香具”应运而生,中国第一个香炉“博山炉”问世。

  著名学者、文学家、哲学家及佛学家方海权的《地藏菩萨福报录》中说:有人认为拜佛供天用心香就可以,进香与不进香不重要。这样说对吗?供佛进香是对诸佛菩萨、天众、贤圣的重要供养方式。心香主要表现在修学戒定慧的决心。但是,烧香是必须的。因为烧香是在修供养。说明了“进香”的重要!

  古代善男信女“必到圣地或名山的庙宇去烧香拜佛”方为“信”。宋人赵升《朝野类要·故事》:“北宫圣节及生辰,必前十日,车驾诣殿进香。” 清人查嗣瑮《燕京杂咏》有“倚槛红妆娇不避,待郎箫鼓进香回。”句。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有句:“虽然已到妙峰山开庙进香的时节,夜里的寒气还不是一件单衫所能挡得住的。”

  为什么要进香?在世间上,人们把有子孙后代称为“香火有人继承。”在佛教中,继承香火,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更是意义重大。所以,烧香供养祈求佛法代代相传,出家学道继承正法越来越兴。再者,佛祖在经中说到“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人的思想若是念念为大众着想,为正法着想,进香,正是为我们自身着想。好比做香的人,身上就有香气。故此,我们烧香供养三宝,正好比为我们自身烧香,为我们拥有吉祥、福泽、顺心而烧香。

  笔者居住的南京城,中部有“进香河”,南北走向,为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开挖潮沟的一部分。孙权建都建业后,下令引后湖(玄武湖)水开凿潮沟,并与运渎、青溪、秦淮河和玄武湖相连,构成当时南京的河道体系,进香河最早就是潮沟的一部分。由此,各水道相连,构成了六朝都城运输大动脉,秦淮河里的船队可由此直抵宫城。朱元璋时期,为纪念征战殁亡的功臣,在鸡笼山建功臣庙,并加宽运渎北段河道,方便官民乘船来“进香”祭祀。进香者,皆由此河而来,那时,进香河一带寺庙林立,香火旺盛,很多人乘船到此进香。

  隋灭陈后,隋文帝杨坚下令平毁南京城,潮沟便失去了它的作用,慢慢地便被淤塞了。

  南唐重建金陵城后,该河在城北门外的北门桥东侧汇入杨吴城濠。

  民国时期,进香河北段东岸为中央大学,西岸为陆地测量局。进香河上由北向南依次有蒋庙桥、西仓桥、大石桥、红板桥、莲花桥,进香河改为暗河时这些桥梁都被拆除,但大石桥、莲花桥等仍保留为地名使用。1959年,进香河被改为暗沟埋入地下,河道上方改造为道路,名“进香河路”,由北向南,分别与东西向的北京东路、学府路、珠江路相交。

  虽说“进香河”已经不复存在,但“进香河”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周边的莲花桥、老虎桥和大石桥等,这些老地名无不暗示着这里曾经有条与“进香”有关的“河”,而且这条消失的“进香河”又是因为附近的“鸡鸣寺”。

  在我国民间,人们除了会向祖先和佛进香外,也会向财神等民间信仰的其他神进香。这些传统文化中祈福的民俗常识,作为收藏、研究者应该具有意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由晚清民国石香炉说“进香”-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