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关于青铜器中的清代收藏家及其著作

时间:2019/7/15 文章来源:那是不得已


  清代的私人收藏家中,亦有不少收藏研究并出版严谨著作的,以下为最著名者:

  钱大昕(公元1728年至1804年),清代乾隆年间的博学之士,为当时最重要的金石学家与语言学家之一,任提督广东学政。钱氏对于音韵学、词源学与碑铭研究具有特殊兴趣。身为古代铭文专家,他收集并拥有超过两千件青铜器铭文与石刻拓印。他著作等身,其中的《金石文字目录》是青铜器铭文与石刻字典,至今仍受到多方查阅。

  朱筠(公元1729年至1780年),学者、古书收藏家与古代书法鉴定专家。此君自认为是首位青铜器铭文专家,并与阮元合作无间。

  钱坫(公元1741年至1806年),清儒及古代金石学家钱大昕(公元1728至1804年)之侄,为清代卓越之《说文》学者,也是书法家与狂热的古代青铜器收藏家。他收藏的49件青铜器记录在其1796年付梓的著作《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当中,包含此49件青铜器的绘图与度量衡,并附有铭文与释文。

  吴东发(公元1747年至1803年),此君今日以其画作和书法享有盛名,但亦是金石文字方面的杰出学者,尤其是石刻与金文。著有《商周文字拾遗》。

  孔广森(公元1752年至1786年),孔子70代孙,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擅长《春秋》与《大戴礼记》,在其著作《春秋公羊通义》与《大戴礼记补注》中,大量引用金文以佐证其论述。

  阮元(公元1764年至1849年),清代极重要的学者与青铜器收藏家。其著作《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扉页上注明出版于1804年,记录并研究了550件金文,附有释文与批注,而其中亦得力于同时期学者如吴东发、朱筠等人的协助。

  徐同柏(公元1775年至1854年),清代杰出学者与青铜器收藏家。其收藏包括许多古代器物,不过由于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爆发引起的混乱以及之后的太平天国(1851年至1864年),关于其收藏的著作仅有一本于1906年出版,此时已距离其过世达半世纪之久,该书名为《从古堂款识学》。

  吴式芬(公元1796年至1856年),此君早先编纂含有1334件金文的专著《攘古录金文》,但迟至其逝世之后的1895年才出版,也是因为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与太平天国(1851年至1864年)所造成的混乱情势导致。

  方浚益(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899年),其著作《缀遗斋彝器款识考据》记录了1382件金文,但该书迟至1935年才出版。

  陈介祺(公元1813年至1884年),可能是清代最大的青铜器收藏家之一,私人拥有130至140件青铜器。他撰写名为《簠斋集金录》的收藏目录,其中包含188件铭文,于1918年出版。

  潘祖荫(公元1830年至1890年),知名晚清大臣、书法家、青铜器收藏家。潘氏私人收藏数百件古代青铜器。其中的50件青铜器发表于《攀古楼彝器款识》,于1972年出版。

  吴大澂(公元1835年至1902年),清代高官,收藏青铜器与玉器。1048件商周金文收录在其于1916年出版之著作《7斋集古录》中。

  端方(公元1861年至1911年),满洲正白旗人,清代高官、政治家、学者、金石学家、青铜器收藏家。其于1908年出版著作《陶斋吉金录》,这是中国第一本以新式雕刻再现印刷技术出版的青铜研究著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关于青铜器中的清代收藏家及其著作-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