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

上一页
1/108页 共3213

民国纸币描画“芙蓉国”美景

时间:2018/12/17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沙伟/湖南长沙


图1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地区。其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故得名“湖南”;又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为“湘”。此地自古便盛植木芙蓉,且五代时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说,故湖南又称为“芙蓉国”。而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用“芙蓉国里尽朝晖”来盛赞湖南。因此早在清末,“芙蓉国”图景就搬上了纸币,且至民国时期此类纸币更盛。

图2

图3

图4

图5

  最早所见带有“芙蓉国”图景的民国纸币,是民国四年(1915)湖南银行发行的壹百枚铜元票(图1)。此票纵79、横124毫米,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其正面图景,左面是湖南衡山南岳庙,右面是长沙天心阁。衡山又名南岳、寿岳,是中国五岳名山之一。而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的南岳庙,则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据现存资料记载,其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1882)形成现在98500平方米的规模。它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其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

  铜元票正面右景的天心阁,坐落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中心的东南角古城墙之上,为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其原名“天星阁”,因对应天上的长沙星而得名;后由于乾隆十年(1745)城南书院(今湖南第一师范)迁址其下,其作为与城南书院相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振人文而答天心”,故更名为天心阁。它始建于明万历年以前,后不幸毁于“长沙大火”。现在的天心阁为1983年重建,有碧瓦飞檐、朱梁画栋的三层楼阁,以及两层的南、北两附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湖南省银行发行的民国十七年(1928)“长沙银行”加盖“此钞票由湖南省银行发行兑现”字样的伍圆银元票(图2),正面还有长沙爱晚亭的图景。此票纵82、横141毫米,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爱晚亭坐落于长沙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而改名。它与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此亭曾毁于日本侵华战争,上世纪50年代重建,亭名为毛泽东手迹。

  而民国二十四年(1935)湖南省银行发行的伍角银元票(图3),正面则有长沙岳麓书院吹香亭的图景。此票纵64、横124毫米,由长沙湘鄂印刷公司印制。票中的吹香亭坐落于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的头门北侧、文庙照壁之外,传为宋代尚书钟仙巢所建,宋理宗亲书“仙巢吹香亭”额。乾隆五十三年(1788),岳麓书院院长修建此亭并命名“东亭”。嘉庆二十四年(1819),继任院长欧阳厚改“东亭”为“吹香亭”名至今。由于亭边池中遍种荷花,令“岳麓八景”之一的“风荷晚香”闻名遐迩。

  湖南省银行发行的民国二十九年贰角券(图4),其正面左侧还有湖南衡山南岳庙魁星阁的图景。此券纵46、横89毫米,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其上魁星阁又名盘龙亭,是衡山南岳庙的第二进。该阁有三层,面积139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建筑。第一层是过到,也是台基;第二层是戏台,其主要功能是唱戏娱神、娱人;第三层是魁星阁。阁内原有魁星像,现已不存。

  民国二十九年(1940)湖南省银行发行的伍角券(图5),正面左侧则有湖南岳阳楼的图景。此券纵52、横105毫米,由大东书局印务公司印制。券中的岳阳楼坐落于湖南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它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兵台。北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记,于是诞生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后岳阳楼经历朝历代屡建屡毁。1983年国务院拨专款按清光绪六年(1880)原样“修旧如旧”大修,1984年5月竣工并对外开放。现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登上岳阳楼,不能不让人感念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民国纸币描画“芙蓉国”美景-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