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上一页
1/51页 共1506

砚滴的品种与鉴定

时间:2014/7/31 文章来源:石渠雅集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饮流斋说瓷》:“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砚滴材质除金属、玉石、玛瑙外,大多是陶瓷材料的。

  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汉代砚滴多为龟蛇熊羊之形,古朴浑厚。熊形玉砚滴,为一头张口卷舌,背有双翅,右前肢托一灵芝,呈蹲坐式的飞熊。其雕工粗犷,为东汉时器物。魏晋时除流行汉时熊形滴外,蛙龟等青瓷砚滴也较为流行。南北朝时期水滴以动物造型更为普遍,如蛙形、兔形等,并有其他造型的砚滴。唐代砚滴形制小巧,造型别致,除有瓷制品外,还有铜制品,导人龟形砚滴,造型为一龟口衔小碗, 龟背有柱形钮,龟甲雕刻精湛细腻,为唐代砚滴中的精品。宋元之时,瓷砚滴再度兴盛,尤以龙泉窑烧制的砚滴最为新颖别致,有舟形、俑形、道士形、童子牧牛形、鱼形等。道士形的砚滴,为端坐在圆墩上的一位坐姿形道士,手捧朝板为滴,背部有一注水孔,造型别致,通体施以青釉,为南宋龙泉窑之精品。

  明代瓷业高度发达,历代均有砚滴传世,尤以宣德时器物别有风韵。清代砚滴以仿生形居多,作工精巧,青白釉莲蓬形砚滴,其造型极为别致,左边一朵荷叶为水盂,边堆塑螃蟹,内有孔洞通向右边莲蓬,莲蓬有出水孔为砚滴。

  文物鉴定专家讲瓷砚滴的作伪有四种方式:一是做土锈法, 因为明代以前的高古砚滴绝大多数是出土文物,一般鉴定方法是用水浸湿底部,用鼻子闻,如有土浸味便为出土文物。造假者便涂上一些老土冒充,但容易识破,因为土浸是瓷器上百年氧化腐蚀形成的绣斑,很难剥落,而假土浸很容易用手剥落。二是药浸法,即用化学药水浸泡、涂擦。但有一股药水味,且涂擦过于均匀,容易识破。三是假开片法,是将刚出炉的瓷砚滴洒上盐水、或在出炉前开炉惊风,瓷砚滴釉面就会出现爆裂,产生开片,然后再在开片处涂上污水、茶垢,冒充古品,但也容易鉴定,只要将开片污垢擦去便见本色,而真正的老品开片中的污垢须用84洗液浸泡24小时以上才可去除。四是老底接新胎,即在真正的老瓷砚滴残破的底部接上新瓷胎。这要从其器型、釉色上加以鉴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砚滴的品种与鉴定-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