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资讯

上一页
1/234页 共6999

全国染缬研究者兰州研修 传统技艺撞出“新火花”

时间:2017/11/16 文章来源:中新网兰州 记者刘玉桃、李亚龙


11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年首期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结业典礼于兰州交通大学举行。

  “这次研修班学习让大家开阔了眼界,知道染缬界有这么多的能人,互相学习,不再‘坐井观天’。”甘肃染缬学者管兰生说。

  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年首期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结业典礼于兰州交通大学举行。此次染缬研修班30余名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他们在兰州交通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染缬艺术研修学习,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图为研修班学员互相观摩交流结业作品

  管兰生表示,大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通过互相交流,吸取各家之长,也出现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各民族之间的碰撞、时空和地域的碰撞,打破传统染缬技艺发展“各自为阵”现状,让染缬技艺融会贯通,在原有基础上出现更多的创新。

  此次研修班主要围绕“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问题,通过聘请名师授课、学员分组实践创作作品、作品观摩交流等方式,开展理论和实践学习。

  来自成都的钟婕嘉是一名“80后”染缬研究者,此次她和同学将扎染和蜡染的不同技法运用到同一幅作品中,使图案层次更丰富,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制作出作品。

  “在交流中我们一起找到新的火花,找到一些新的技法,然后把不同的技法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创新效果。”钟婕嘉表示,这次研修班创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后我们可以继续“切磋”,共同推进染缬技艺的传承发展。

  染缬是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从工艺分类上看,染缬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和夹缬四类。其中绞缬,今称扎染;蜡缬,今称蜡染。传统染缬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江南地区和古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地区为主。宋代以后,古丝路上的染缬技艺因各种原因逐渐衰落,以致失传。

  来自贵州的苗族染缬艺人莫板你主要研究蜡染技艺。“这边染缬技艺步骤有缝、扎、上色、蒸等,每道工序都很复杂、精细,做出作品色彩绚丽,很漂亮。如果能融入到我们的蜡染中,将改变蜡染色彩单一的现状。”莫板你说,“这次还和设计领域老师交流,也希望我们蜡染作品会更丰富。”

  郭海燕是河南科技学院染缬技艺课程一名老师。“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不仅是实践,还有理论层面学习,与专家学者、行业大咖近距离交流,受益匪浅。”她说。

  兰州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染缬艺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始于2003年,以管兰生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教学团队,将传统染缬技艺传承发扬。

  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萍表示,我们将以研修班为平台,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艺术创作者加入到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事业中来,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更好的传播丝绸之路染缬文化,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为社会文化发展做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