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名家

上一页
1/10页 共257

巴掌大鼻烟壶绘出世间万态

时间:2012/11/23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荀觅


  一张约1米长的桌子,上面放着若干根勾笔、一个调色板、一点儿棉花、一面镜子,这就是刘守本的艺术“装备”。这些东西看似再简单不过,刘老师能将它们在鼻烟壶的内壁上运用得极其灵活,一个拥有艺术价值、画工精巧的鼻烟壶也就此成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内画鼻烟壶,自清嘉庆年间以来,历经近200年。刘守本便是如今这个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人物。

  内画鼻烟壶历经200年

  吸鼻烟的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后传入欧洲。明朝末期,鼻烟从欧洲传入中国,到了清代顺治年间,有人用原来炼丹的小瓶子装鼻烟,之后慢慢发展出专门的鼻烟壶。雍正、乾隆时期,皇帝在鼻烟里掺进名贵药片,赏赐给底下的人,于是鼻烟壶便在京城流行起来。

  刘守本说:“瓷器、玉器、竹木牙角……凡能做工艺品的材料都有鼻烟壶,你看它是个小东西,其实涉及了所有的工艺品。在清朝那会儿,这鼻烟壶是身份的象征,从达官贵人到八旗子弟,都喜欢拿着鼻烟壶炫耀。”说到内画鼻烟壶的起源,也是在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南方的年轻画家叫甘桓,将小钢珠、石英砂和少量的水灌入鼻烟壶内,来回摇动,将壶内壁磨砂,再以弯钩竹笔在内壁作画,这就是最早的内画鼻烟壶,距今已有近二百年。“造办处”和“御窑厂”制造出大量的御用内画壶,据故宫文献记载,在查抄清代大贪官和珅家时,就抄出各类鼻烟壶1400多件。

  画壶先学书法国画

  内画鼻烟壶的艺术分为京派、鲁派和广东姚江派三大流派。北京派的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在京派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优秀的大师级内画艺术家,如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等。1960年,16岁的刘守本跟随叶晓峰、叶奉祺两位师傅学习内画技艺,这两位师傅正是第一代鼻烟壶匠师叶仲三的儿子。

  刘守本介绍说,要想画好鼻烟壶,先得学会画画和写字,因此最开始要在纸上学习写毛笔字和国画,这称之为内画的基本功。“只有在外面画好了,才能有资格在鼻烟壶里面画。”刘守本说。基本功学习扎实后,刘守本开始学习起如何将外面的书画技巧运用到鼻烟壶里面。

  上世纪70年代前后,刘守本的两位师傅先后去世,那时他只有30多岁,对于刚刚掌握技术的他而言,往后的路只能自己闯。“当时我们拿来一些资料研究,然后就按照资料上的图案,在玻璃的鼻烟壶上照着画。久而久之就找到了路子。那会儿在工厂,天天都有订单。”由于时间紧,刘守本没有工夫多琢磨,只能一门心思地赶任务。所以直到退了休,我才慢慢开始找到自己的风格。

  退休后成就自身风格

  刘守本今年已近70岁,他的左手中指上有一个茧子,形状很圆、硬邦邦的,说起这茧子,他告诉记者已伴随自己半个世纪了。之所以会有茧子,是因为内画鼻烟壶时右手要用勾笔在鼻烟壶内画,左手则要拿着鼻烟壶,为了画的时候稳,左手中指就得垫在鼻烟壶下面,久而久之便有了这茧子。一张约一米长的桌子是刘守本如今的工作台,桌面正中摆放着一块镜子,刘守本说画的时候把鼻烟壶放在上面,通过反光,鼻烟壶里面会变得更透明,连伸进去的笔尖都清晰可见,下笔时便会更加有谱。起稿、勾线、皴染、着色,先后四步,一个工艺精湛的内画鼻烟壶就此完成。

  刘守本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常把“其实挺简单”挂在嘴边,但一个仅8厘米的鼻烟壶内,画上108将,一个拇指大的人头上清晰可见的是胡子、头发、眉毛,可见这说起来的“容易”需要经过几十年历练。

  直到今天,刘守本还在天天绘制鼻烟壶,过去是因为工作,而今则是个人爱好和对文化遗产的责任。50多岁退休后刘守本没有再就业,而是直接回了家,可回家并不等于歇着,而是开始静下心来画拥有自己风格的鼻烟壶。“把自身的基础、自身的修养运用到鼻烟壶里去,这就是内画鼻烟壶需要学习的东西。”刘守本在继承传统技法上,逐渐创立了新的京派内画艺术风格,即用壶考究、画工精细、形象生动、色泽古朴、题材广泛。

  用料讲究 京味十足

  上世纪90年代后,在“京城文化”影响下,刘守本又创作了大量反映皇家及京城市井生活题材的作品,如《乾隆花园》、《乾隆皇帝赏壶图》、《百寿图》、《浴马图》、《乾隆皇帝戎装像》等。在表现北京古老风情上,他也是运用自如,其中表现旧时旗人和京城平民生活情趣的作品有《笼中趣》、《品茶图》、《鱼翁八式图》、《灯前教子》、《踏雪寻梅》等,京味十足,意趣悠然。

  经他手绘制过的鼻烟壶,最大的约70厘米高,最小的则只有5厘米长,别看大多鼻烟壶都不大,但他们的市场价平均能达到五万元、六万元。“之所以我画的鼻烟壶价格高,除了画工,我的用料也很讲究,用的都是真材实料。这些鼻烟壶本身就是水晶的,所以成本就不低,其次,我会根据不同材质和造型来创作。比如说发晶的,它可以形成天然的水草感觉,所以在里面画鱼就很合适。”在他的指导下,王博文、金鸿珊、曹永泉、张宝华等一批新京派内画艺术代表人物逐渐成长起来。

  愿招徒弟传授技艺

  内画鼻烟壶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成为非遗,刘守本称这对内画的传承很有帮助。“以前有很多不干这个的人,现在又开始反过头来干这个了。现在对非遗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大,我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再带几个学员,都要年轻人,把内画的技艺传承下去。”近日,刘守本应邀将自己的作品送到自然博物馆,参加西城区的非遗展览,让更多人能有机会认识、了解内画鼻烟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