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356页 共10660

关于焦作绞胎瓷的采访札记

时间:2017/3/19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柴战柱作品:瓷韵茶香

  1、听人说起绞胎瓷

  “绞胎瓷”?从前听人说起过,说是在焦作有这么一个瓷种。当时没在意,觉得钧瓷、汝瓷、官瓷已经让咱河南牛得不行,还有什么瓷种能让我们再骄傲一把?前些天,一个叫郝青的朋友,又对我说起绞胎瓷。他在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协会工作,对焦作绞胎瓷做过不少调研。他说:“可不敢小看这个玩意儿,神着呢!”

  他说,绞胎瓷源于唐,兴于宋,亦称“搅胎瓷”、“透花瓷”。利用不同色调的坯土料分别制成坯泥,并把不同色调的坯泥擀成板块,相互叠合,再进行绞揉、切片、拼接、贴合、挤压,制作成型,然后上釉烧制。这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做到表里一如、内外通透、一瓷一品、不可复制的陶瓷品种,故有“瓷中君子”之称。绞胎瓷的纹路分自然纹与规整纹两类。自然纹如行云流水,大漠孤烟,极富中国画大写意的韵致;规整纹如羽毛,如草编,如花卉,如麦穗,如漩涡,如孔雀开屏,神秘而典雅。目前,古代的绞胎瓷名品在国内外仅存60余件,成为稀世珍宝。

  他说,如今,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在焦作重获新生。今年4月,在信阳第二届国际茶文化节古代茶器展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向曹刚川赠送了来自焦作金谷轩的绞胎瓷精品,宾主对绞胎瓷的精美和艺术创新都给予高度评价。

  “咱去焦作看看吧,”郝青说,“看了以后,你绝对有感觉!”

  2、在金谷轩读瓷

  走进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的展厅,满目尽是瓷器,似玉柱,似宝瓶,似银盘,似花屏,似织锦,更有那么多人物、生灵的造型,栩栩如生。若定神凝视,这些瓷器仿佛会动,就像是一群活泼泼的女子捧着画作、捧着雕塑、捧着书法、捧着不可言说的意境,款款而来,乱花迷眼。

  天苍苍,条条白云在蓝天之上飘动,高远,神秘;野茫茫,大地宁静混茫,如岚如烟,如天空的倒影。天地之间,突然就有了牛,一条,两条,三条。其中一条牛的脊背上坐着个孩子,那就是牧童。“这个就叫《牧归图》吧。”金谷轩的经理柴战柱突然说话了,并随口吟出一首诗来:“牛得自然骑,春风细雨飞。春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放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也无非。”原来,柴战柱是个诗人,他在用金木水火土作诗。

  “这是《峪中藏宝》,获了2009年中国美术‘百花奖’最佳工艺奖。”柴战柱捧起那件瓷器,那眼神,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宝贝儿子。

柴战柱作品:峪中藏宝

  果然是件宝贝。它呈现这样的景象:一座大山,山壁豁然洞开,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就在那空间里,嵌着一块巨石。这“巨石”,让人想到《红楼梦》里那个通灵宝玉,想到天地造物的原初能量。你就想吧,怎么想都行。

  绞胎瓷,天生就是让人去想象的。这些泥土,一旦搅动起来,绞动开来,就灵动,就幻化。它成为人形,或抚琴长啸,或寒江独钓;它铺张成风景,或小桥流水,或大漠孤烟;它盘曲而为满身云烟的“中华龙”;它馥郁而为与昆虫相伴的“硕果”。对了,那件名为“硕果”的绞胎瓷,还上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美术课本呢!

左:《硕果》 右:《中华龙》

  3、议论声中说创新

  据当地人介绍,从事绞胎瓷生产的人基本上分“复古派”和“创新派”。“复古派”立志要复原宋代绞胎瓷神韵,他们坚守传统绞胎瓷的制作工艺,甚至主张用木柴或煤炭进行烧制;而“创新派”,则提倡在继承绞胎瓷传统和确保其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大胆引进其它艺术门类的经验,在造型、釉彩、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

  “如果一定要分‘派’的话,我就是‘创新派’。”柴战柱说。绞胎瓷传统的纹理有编织纹、羽毛纹、菊花纹、类木纹、团花纹、云纹等。这些年,他在传统纹理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星星纹、三角纹、扇形纹、点状纹等16种新纹理。

  柴战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得过“绞胎艺术瓷及生产方法”等4项发明专利。在他看来,绞胎瓷的创新,主要是体现在造型创新和烧制工艺的突破上。他在绞胎瓷研发与生产中引入了彩绘、浮雕、透雕、书法多种艺术手段,使绞胎瓷获得了更大的艺术表现力。在烧制方法上,他大胆运用新工艺。“运用新工艺,成品率高,产品成色好,能实现鲜亮如玉的效果,基本上解决了传统绞胎瓷在高温下易崩裂和难成大器的问题。从市场调查看,人们对它是喜爱和接受的。”他说。

  焦作市文产办主任王建东说:“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一件好事情,应该鼓励。”他说,此前,绞胎瓷与书画名家合作,就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譬如,著名书画家何水法先生在金谷轩绞胎瓷上题写了一些书法作品,这批瓷器立马身价大增。

  当地人告诉我,焦作市正在搞绞胎瓷产业创意园区规划。在这个规划中,园区将容纳20家绞胎瓷企业,打造一个绞胎瓷研发基地,建立一个绞胎瓷博物馆,园区可吸纳从业人员上万人,绞胎瓷的年产值可达2.5亿元。

  “到那时候,绞胎瓷就算得上是一个像样的产业了。眼下需要努力的是,坚持创新,提升绞胎瓷品质,加强市场开拓。”王建东说。

  记者 张鲜明

  柴战柱简介:

柴战柱工作照

  柴战柱,男,1964年4月9日出生于河南焦作市。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百强人物、中国工艺美术行业2014年度典型人物、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从事当阳峪绞胎瓷开发与研究工作。

  20余年来,柴战柱创作的绞胎瓷作品《硕果》 《硕果累累》 《峪中藏宝》 《鸳鸯戏水》 《瓷韵茶香》 《年年有余》 《中华龙》 《事事如意》 《水天一色》 《盛世和谐》 《花开富贵》 《丝绸之路》 《花器》荣获各项大奖。2006年,作品《硕果》入选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第十八册;2008年绞胎瓷作品《中华龙》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正式典藏;2010年5月,作品《瓷韵》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2012年5月,作品《满天星》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2013年6月绞胎瓷作品《硕果》被载入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美术课本;2014年9月,作品《孔雀开屏》在2014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2015年3月,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