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资讯

上一页
1/234页 共6999

陈文祥:刀尖上的神韵

时间:2014/9/2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马嘉会


陈文祥

  陈文祥生于中国手工艺品之都浙江,虽然从事核雕这项工作还不到十年,但他精湛的雕刻技艺得到了核雕界的广泛认可并被玩家们追捧,刻刀下所呈现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惟妙惟肖的神韵之作。这些成就都源于他对核雕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在植根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

  从小酷爱工艺美术的陈文祥早在1996年就开始从事泥塑工作,泥塑工作练就了陈文祥的一双灵巧的手和沉稳的性格。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文祥在朋友那里看到了一串橄榄核雕,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这一眼就让30多岁的陈文祥喜欢上了这个小巧别致的物件,并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条路。

  年过而立却又改行,陈文祥说:“这也算是一种冒险,因为要放弃之前做了十多年的泥塑。核雕和泥塑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我勇敢地尝试了一把。”因为起步比别人晚,所以陈文祥就加紧练习,每天8小时以上的训练强度让他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核雕的基本雕刻手法。核雕不同于泥塑,泥塑注重造型的比例和颜色搭配,而核雕注重的是细节。“泥塑作品如果不够完美,还可以通过后期的补救等手法使之趋于完美,但是核雕却不行。”陈文祥说。核雕每一刀下去都要经过精心考虑、准确构思,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整个作品前功尽弃。核雕在布局上更注重层次。因此在改做核雕之后,他经常翻看资料、图书来学习构图和布局,每一刀下去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在核雕创作中,陈文祥大胆融入了泥塑的写实风格,使雕刻出的作品不仅具有核雕精美的特点,还兼具泥塑生动的特点。陈文祥坚信,艺术只有创新才能持久。

  陈文祥不同于其他手工艺人,他更关注当下流行的实事和人物话题。在得知乔布斯去世的时候,陈文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这一代人心中的偶像用核雕的形式表现出来;世界杯期间,陈文祥又把对足球明星的喜爱之情以核雕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现代人物题材的雕刻相比于古典人物题材雕刻更加复杂,对人物面部比例、人物写实性要求更为严格,可不断创新是陈文祥从事核雕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困难并没有难倒他。他创作出的作品大多刀法细腻、人物真实,作品所散发出的韵味也是生动真挚的。“不能总是跟着老路走,要有自己的想法,找到新出路。”

  陈文祥表示,他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核雕制作的行业中,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项传统手艺传承下去。陈文祥表示,核雕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而且最开始从事这项工作时基本没有收益可言。但现代人都追求快文化、快消费,很少有年轻人能踏下心来搞创作。

  核雕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陈文祥说:“学做核雕之后,我整个人都静下来了。以前没事的时候在家呆不住,可现在却不一样了。”除去外出时间,陈文祥的一整天几乎都是在他的工作室里度过的。一件简单的单粒核雕作品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中等难度的则需要几天,而复杂的就需要十几天的时间。端坐于工作台前,或是低头冥想构思造型,或是行刀如行云流水。陈文祥说:“希望能有更多人像我一样,能对核雕一见倾心。 ”

  “核雕并不只是简单的手工雕刻,还需要你投入心思。”艺术是有生命的,这种生命体现在艺术家对作品的投入中,无色无味你却能感受到。在传统的手艺中融进新意、在创作中加入新的灵感,创作出饱含新意的作品,才能让古老的手艺融入现代的生活中,让技艺延续下去。这就是陈文祥一直在做的事情,让核雕融合新的创意,让传统手艺绽放新的光彩。

  陈文祥 1975年生于中国工艺品之都,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从小酷爱工艺美术。1996年开始从事泥塑工作,2008年接触核雕,从此便深深爱上了这门工艺。其作品以传统人物题材为主,其风格融入了泥塑木雕等元素,代表作有十八罗汉、钟馗、八仙、达摩、观音、足球明星、世界名人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